- 主题:高校非升即走,一个学生也没有,怎么办?
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是允许共一,就会非常不公平。到时大组里面的老师自己啥也不用干,文章一大堆。小组和单干的人就没活路了。
【 在 lengze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升即走,不给学生,只认一作,说白了就是博士后。所有实验全部得自己做。
: 至于说给大教授带学生,全当做义务付出就行了。
: 我们学校评副教授,只认一作,共同一作排第二和通信全不认。而本校学生毕业的论文必须学生一作,导师通信,共一排第二也不认。这种情况下,只能是什么都自己来,给大教授带的学生就只有付出没有收获了。
: ...................
--
FROM 223.104.39.*
大组每年毕业学生很多,满足毕业要求之后,随随便便就可以把新人的文章成果攒够,简直就是举手之劳。
别人当然是遵守规则的,但是我想知道的是,为啥你这么有信心确定别人会按照你的思路遵守规则?
人们只有感受到现实的危险性之后才能发现世界不是按照自己设想的来运行的。
考核的人如果能坚持住不许共一,那可真是盟友,要珍惜。
【 在 Crystal9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独第一作者算一篇,两个共一的每人算0.5篇,n个人每人算1/n,能有多难?
: 更先进一点可以所有作者分别报贡献比例,加起来不超过1就行。字典序给作者排名的学科有不少都这么做的
: 都大学了,考核的人应该会算小数和分数的加法吧
--
FROM 123.124.147.*
高能领域人员其实较为集中,而且也不大,一般晋职时的成果认定都会有相应规则,但高能领域的规则不能推广到普遍情形。对于多数学校的物理学科是没有参与高能领域大科学装置的人的。要考虑一般情形。
在一般情形下,如果敢搞共一也算数的话,如果一个学科在一起评,基本上可以做到,让你的文章数垫底。或者几个大佬制定规则,让你的文章数达不到参评的要求。这就是你所说的允许共一的后果,当然是普遍情形下,而不是高能小领域内自评。
我们讨论的问题是普遍情形下的问题,甚至不再是物理学科,是整个科学界和工程界的问题,
不要仅仅看到自己小圈子的情况,就以为其他领域都是这样或者应该这样,也不要把自己小圈子的权重看的那么重。
如果你的建议被采纳作为普遍的规则,将会害人害己,这些你没想过吗?
【 在 Crystal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的研究领域恰恰是所有作者按照字典序排名的
: 考核的人如果能坚持住不许共一,只能骂他们傻逼了
: 大不了以后国内除了姓氏排名靠前的不做这个领域呗
: ...................
--
FROM 223.2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