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私密空间其实是教师做创新的需要
中国还没进入到以人为本 精细化管理的历史阶段
【 在 SunXiang (KOL)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因此即使助理教授、访问学者也配备独立办公室,教师和码农、公务员的区别就是创新比例大,但是如果没有独立空间,一想问题耳边就传来年轻人奶声奶气且无关的询问声那就不可能持续长久地思考,思考无法深入也就别想创新了。很多人拿非教师行业的办公配置来阻止教师办公条件改善,估计这些人基本都在做事务性、工程性的活儿,虽然对国家也有贡献,但离高校教师的本质工作差的很远。
: --
:
:
--
FROM 111.206.214.*
我就想说同济来着
交通学院吧
【 在 Avigan ()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参观同济一个学院就不错,老师多办公室少,还是坚持给房间里面打隔断,然后外面留一个公共的开会讨论场所。虽然空间很小,基本也就是摆个桌子椅子放个书柜,但保证了每个老师都有独立的空间且都有窗子。
:
: 我觉得如果有些学校条件实在太差,弄成那种隔板超级高的格子间也还能凑合了。有的管理人员不知道从哪学的搞什么创意空间模式,整那种大空间大桌子大家一起共享办公。。
:
--
FROM 111.206.214.*
哦对对
【 在 abaq (abaq) 的大作中提到: 】
: 交通学院在嘉定,有的是办公室。
:
: 估计他说的是医学院
:
--
FROM 111.20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