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写各种申报书的时间占科研工作时间的80%以上
感觉是高校里青年教师的普遍工作状态,教授们则是各种会+跑项目,这种现象正常吗?国家投入这么多钱,最后真正干活的就是一些硕博士。
--
FROM 58.249.112.*
那是少数需要天赋的专业,如数学、物理,讲究年轻有创造力。
对于大多数理工科而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很重要,读完博又在本领域浸淫几年后,才能达到本领域知识的小高峰,才能更进一步发挥创造性,这时候如果能沉下心做点科研,往往能出高质量的成果。
但很多人这时候又因为考核要求或被团队大boss拉着写各种申报材料,大多数时间在研究怎么向领导讲好故事以便于成功拿到项目,或者怎么多认识一些同领域专家以便于项目评审时互相帮忙。至于项目拿到后,可能也就到了检查节点才关注一下,平常就扔给学生做了,摆在青年教师面前更重要的事是申请下一个项目。
特别敬佩的是作家陈忠实,在进入不惑之年后能给自己闭关几年写出白鹿原;还有英国的数学家怀尔斯,也是闭关了好几年解决了费马大定理问题。
【 在 thinkro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常,人的创造力在20左右是最强的,过了30你以为你还能做出什么有创造性的东西? 只不过重复着经验罢了。让你做也做不出什么东西?
: 你看看奥运会冠军,大部分都是30岁以前的达到巅峰。 那些30+夺冠的都是专职运动员,人家除了训练别的什么也不干。
--
FROM 58.249.112.*
没啥用啊,我之前进入的大组团队,大老板天天跑大项目,让我们给写申报书,几年下来什么也没学到,只能在极少的时间内做点学术,干了几年后大老板走了,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得到,没钱没人脉(每年给几万作为报酬,项目老板自己跑,没什么机会去认识大佬)。
【 在 DoraemonQ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羡慕你是大组大老板的臂膀
--
FROM 58.249.112.*
个人觉得如果每两年或4年能中一个面上,其它项目就都不用申请了,踏实干基金出的学术成果肯定比天天忙着申请各种项目强。
【 在 addadd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哪里都差不多吧,能拉活的人才是核心,干活的相对低一点。写申报书就是写投标书,还给写名字不错了,跑项目就是开发处的销售,没他们就没活啊。真正去工地干活的,可不都是新来的。
--
FROM 58.249.112.*
同感,我现在对写材料特别抗拒,宁可写论文也不愿意写申报书。
【 在 hitma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这个。现在老大让我写我都不想写了,写吐了,钱也不给我
--
FROM 58.249.112.*
1年20万只是够养几名学生。从学校管理者角度,当然希望各位老师都拿大项目,而且是源源不断地拿。但对个人来说,未必做越多项目个人水平就越得到提升。
那种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动不动就让交报告、开展节点评审的,还要处理经费及审计,天天疲于奔命,哪有时间真正做事。
【 在 addad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科技处这么算 一个面上八十万,平均一年二十万,连你自己工资都不一定够,何况还有辅助人员,还有管理费
:
: #发自zSMTH@NOH-AN00
--
FROM 58.24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