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算是到达学术伦理的下线了吗
不算,他可能是跟另一个大牛互挂的结果
【 在 myu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听到一个消息
: 某国内顶尖高校的数学专业大牛(有大帽子),申请了一个研究发动机某部件的科研项目,号称是为了解决飞机某个部件的卡脖子问题。
: 这算不算是到达学术品德的下线了?
--
FROM 183.246.21.*
这是国内学术界的一个常识
挡在2000年左右决定,院士是国内科研的带头人,由此决定了目前的局面。
这种局面最大的影响是,不是以做事为标准,而是取得做事的资格为标准。
可能你还不明白做事的资格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帽子,“人才”。
如果你是个人才,你就有钱,有学生,有实验室,在同时代人中立马就可以
脱颖而出。毕竟,单打独斗肯定比不过集团作战啊。只要你是个“人才”,
你原来就是个三本文科,都能成为学术“大牛”,反正有钱找了学生给你做呗。
所以现在“帽子”无比重要。至于是什么帽子则无所谓啊,做数学的为何不能
去做发动机呢?负担大学做针灸的都能去做航天呢。反正能拿到钱,能招到
学生来做。
最可笑的是,这也算一种“敢于担当”:国家需要嘛,”大牛“不做,谁来做?
于是就这样了。大一点的工程、项目都被托普及拿走,能不能做先分钱再说。
【 在 myue (孤微草)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看来我对国内的学术圈的底线还是看得太高了
--
修改:cannan FROM 115.236.9.*
FROM 115.236.9.*
给你五百万,给我拿下592高地!
【 在 daut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项目得见实效,于是科学家生生给逼成了工程师,这算不算中国科技急功近利的典
: 型例证?
:
: ...................
--
FROM 223.10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