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高校人才引进的一点建议
比如说?
【 在 lucaol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顶级人才是在科研困境中磨练成长的,不是在好地方,不是在舒服的地方。
--
FROM 183.207.4.*
青蒿素
【 在 Avig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说?
:
--
FROM 39.144.14.*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高级知识分子要听一下老百姓的建议,不能自己把自己孤立,觉得自己智商高了不起。
【 在 lithium79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家自有高人,不要为国家的政策担忧。
:
--
FROM 39.144.14.*
对,我就是感觉你想表达的内容太多,以至于表述很混乱,跳来跳去没有中心思想,看起来每句话都有道理,但是不懂你想说啥。不如你从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开始,你是在向国家提建议、还是清北提建议?明确了这个问题,你可以把中心思想改为:建议国家祭出更严厉的措施抑制人才向清北集中,因为这样不利于这些人才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具体案例如北大XX和XX一直内斗造成资源浪费,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很难论证的,清北也不是高级人才人满为患,很多老教授水平很低的,也急需新鲜血液赶超世界一流,不是简单的一个三国比喻就能说清楚的;或者改为:建议清北不要引入那么多高级人才,引入一些庸才进行平衡更利于本校发展,例如XX。
【 在 lucaol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山不容二虎,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清北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人才,还有大量资金和设备,恐怕很难说是达到最优化,距离期望还是很远的。饶和施一公的问题很多,很多老百姓包括所谓高级知识分子分析很多,具体你可以去找一下,敌对和竞争只是程度不同,不影响争夺本身的行为。我想表达的东西很多,确实表达有限,我也不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6s Plus」
--
FROM 180.162.225.*
青蒿素就是在顶级团队做出来的呀,至少是在国家意志下组建的很好的团队
或者说回来这种科学上的冷板凳、艰难的突破,往往在顶级的地方有待遇有资源有保障才存在。一般的地方整天不是平躺就是顾着解决温饱了。
【 在 lucaol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青蒿素
--
FROM 183.207.4.*
安安静静发展,少点什么都不懂还爱语无伦次的干扰,坚持个30年先,就能干好。
还“从日本和德国的经验来看”。日本LED得了诺贝尔就跑美国了知道不?而且还把日本科研界一通大骂。德国这几年的海外引才计划明码标价比咱们的QR计划高得多知道不?5年1000万欧元科研经费起步。
【 在 lucaol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北总是恶性竞争吸引顶尖级人才,施一公和饶毅的引进其实并不算成功,从日本和德国的经验来看,还是要以自己国家培养的科学家为主,美国其实并没有特意引进人才,很多也都是自愿过去发展。重视人才总归不是坏事,三国的诸葛亮对于蜀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有很多其它的条件,例如刘备确实需要一个得力谋臣,有很好的武将可以支持,也有攻打西川的军事和治理任务,这是诸葛亮的才华得以发挥到极致的原因,并非仅仅是有才华。如果诸葛亮到曹魏,那里谋士众多,也处于休养生息之时,恐怕诸葛亮得不到重用,江东的吴国没有很好的领导和武将,也难以发挥诸葛亮的作用。高校在引进人才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实力和条件以及需求,避免人才和投入的浪费。另外顶级人才也不应该扎堆到某几个高校。
--
FROM 162.10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