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感觉有的学院海外优青就是走一个形式
那怎么样才叫不是走形式呢?
【 在 s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的学院刚成立没几年,领导和老师年龄大概都在50以内,没有一个帽子
: 所以我感觉他们找海外优青,就像抓壮丁一样,完成学校的申请指标,根本没有心思让这些人申请上,没有一点支持的举措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MX2205」
--
FROM 122.97.175.*
可能想着让学院到处给打招呼,疏通关系,保上,哈哈。
按我说,海外优青都开始批发了,要靠招呼上的话,还是别回国了,真的,回来也没多少优势。
【 在 macrocisc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让学院能有什么支持的举措?
:
--
FROM 122.97.178.*
这恐怕不只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事情。
如果有不正之风,那参与竞争者肯定是要想办法胜出的,这是基本人性,跟中国没关系,跟是不是知识分子也没关系。
【 在 beta75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方面大力攻击不正之风,另一方面首先自己想到的是走后门、打招呼;中国的知识分子,个个是双标
--
FROM 120.2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