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的大学教材不行,是因为写教材不赚钱吧
的确是这样的。
当年学樊昌信的通信原理,发现是抄人家的数字通信。最可恶的是,里面的很多地方,要么翻译错误,要么他给省了一些内容,根本推不出结论。肉眼可见地坑了很多学生。
不过见多了,感觉这还算是好的,毕竟还原度相对较高。后来见到其他教材,发现更加不堪,很多教材里的语言,感觉不像是中文。
【 在 lovepp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还算好的。有的抄来抄去,抄错了;有的翻译国外的,让学生翻译,写的中文狗屁不通,读半天不知道说的啥,看回原版,豁然开朗的感觉。
: 致敬著名的常凯申阁下
:
--
FROM 49.199.55.*
因为完全是照着数字通信抄的,而且没抄全,所以,你总感觉是断开的。
很多地方缺少条件,所以,你看着那个结论,你自己却推导不出来,而且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因为,根本就没抄全。
本科时,快期末考试了,有一部分死活看不懂,去找老师讨论,他也推导不出来。后来,他自己偷摸回到后面,我觉得是查了数字通信,然后回来直接告诉我,缺条件,补上条件,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 在 missile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书我看了一会儿 愣是没看明白 感觉前后都对不上 章节直接没啥联系 这还是经典教材呢 我都怀疑自己智商了
--
FROM 49.185.29.*
这一点,我比较赞同。所以,我觉得,正常发展,中国会越来越进步的。一点点改进之前的错误,就能够积累和进步。
【 在 Amphetam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邮杨鸿文的通信原理,比樊的好多了,就是国内不推广,估计好多老师都没把公式推一遍的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
FROM 49.19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