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们这里已经有了放弃带研究生的老师了
你们当年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很顺当?觉得研究生不就是那么回事吗?不难,就和呆在学校里的小女生一样,认为出了校门下个路口就会遇到白马王子那么单纯?
【 在 stochastic 的大作中提到: 】
: 已经放弃了一年了,今年继续放弃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MX2117」
--
FROM 183.194.168.*
你有小孩吗?是不是成长教育也不轻松,身心疲惫?生瓜蛋子没熟前很多都是苦的,也有平淡不苦的,也有甜的,也有酸涩的,啥样子的生瓜蛋子都有
【 在 skee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我想这个问题很久了。手里有些不错的数据,加上还可以写综述,感觉应该还可以坚持五年吧。
: 我不是青椒了。。。似乎也不用发那么多论文,一年争取发篇好的就可以了。
:
: 当然,以后看看情况,每两年招一个也行。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MX2117」
--
FROM 183.194.168.*
研究生其实学会如何研究就可以了,经历过即便做的不好,以后也会自己完善自己学会的,至于奖学金什么在一个人一生中也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眼光,胸怀,好多奖学金挺厉害的人,眼光就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种人终其一生成绩也了了,你看民国为啥出那么多大师,很简单,就是这些人心里装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眼光看到这么大,很自然成就也是国家民族级别,反倒是现在的学生,我遇到不少国内顶尖高校毕业的学生,基本追求的是个人舒服、利益最大化,都不会是国家栋梁之才,这些人心胸太小,眼光很窄,基本不会做出国家级别、民族级别的成就,虽然这些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奖学金名誉可能拿的手软。
【 在 skee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我的学生得奖学金的很多,各种,比如国奖或者全国性学会的
: 但总感觉他们只收获了鱼,没学会“渔”,枉费我的一片苦心。。。
:
--
FROM 183.194.168.*
有个屁前程呀,眼光就是个人那点利益,充其量一生也是个人级别,而不会是国家级、民族级别,民国时期为啥出了那么多大师,就是因为这些人眼光看到的都是国家、民族,所以这些人的成就才是国家级、民族级,反倒是现在的这些顶尖高校的学生心里、眼里都是自己,充其量一生成就是个人级别,不会多大的成就。
【 在 stochastic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我当年有个老师亲口对我说,教你干啥,浪费我的生命,我闲着写点啥不好。
: 我们当时学习态度还是比较端正,差别是到底能做出来还是做不出来。现在的小孩功利心有点太重了,没有办法,环境如此。
: 不想带的原因是怕耽误人家前程。
--
FROM 183.19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