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研研讨会公布在网上,有起到让水货露馅的作用吗?
以前,有个副院长成天上课讲不出干货,就爱吹他和校长是哥们。课堂基本上像他酒桌似的,就听他在上面吹牛吹一节课。
到了学校里开国际科研研讨会,国内国外专家都来了,他又去发言了,没有任何干货,水货发言把大家搞的无语。
外国专家的技术提问,他什么都接不上,只会谈前景画大饼,丢人到没眼看。
我偷偷的和周围人讨论,他上课那个样子,自己对自己水平没数吗?为何不派别的老师发言?
后来听周围人说,这货当上院长了,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发言的,还把其它老师名额挤掉了。
以前这种国际研讨会,视频是没有放在网上的,水货丢人就在小范围内。
最近我上网,看到有些理工行业的研讨会放到网上了,也有一些水货发言,丢人丢到网上了。
这种把理工科行业内研讨会放在网上的做法去,是不是有利于更多水货暴露?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7 Plus」
--
FROM 59.10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