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啥学术圈崇洋媚外依然这么严重
有些人才项目要求连续3年或2年海外经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如果一个土博学术成果明显多于海归,那还是在国外玩儿几年的更优秀?事实上往往博士毕业时没啥成果,找不到教职的才去做博士后
这几年疫情情况下,出国的少了,倒是有利于国外的存量博后回国了
当然土博错的地方在于年轻气盛,目光不够长远 想不到国外随便混几年 就能走个捷径,比在国内升级打怪容易太多了
--
修改:bianhua1221 FROM 101.41.150.*
FROM 101.41.150.*
国外也是忽悠啊 石墨烯 钙钛矿 人造皮肤 生命科学 冷冻电镜等都是国外带头忽悠 然后中国人过去学习怎么忽悠
真正有用的科技是学不来的 是对中国人保密的
【 在 pkucannot 的大作中提到: 】
: 崇洋媚外这个词太严重了,这个就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声誉,国外的确实水平高。现在国内的声誉慢慢变好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6s Plus」
--
FROM 101.41.150.*
以前可以说中国落后,现在国外又高在哪了
【 在 can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外国人水平高
:
--
FROM 101.41.150.*
另一条路是有大腿的是继续做国内大腿的博后
【 在 s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还得具体分析
--
FROM 101.41.150.*
你会发现高校搞科研的有很大部分第一学历不是985 211,经过2刷 3刷 才拿到985的博士 再去搞个博后,聪明人不会选择科研这条路
【 在 can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试分高
: 国外是筛选器
: 不够优秀出不了国
: ...................
--
FROM 101.41.150.*
据我了解,国外博士后都是看国内老板有无关系,即使没论文也能去;国内嘛,只是临时工劳动力 不需要很厉害的论文就能去
【 在 ohios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直胡说八道。博士期间要是没啥成果, 好点的博士后根本找不到。
--
FROM 101.41.150.*
某些省的特聘
【 在 real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海外友情 现在哪个人才还要求海外
--
FROM 101.41.150.*
国外投NSC相对容易,中国人投个普通一区论文 很大概率不给送审
只能说评价的话语权掌握子外国人手里,SCI 高被引评价体系是罪魁祸首,中国应建立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
而不是数论文,比影响因子
如果比成果转化 专利实现产业化 更有用一些 水论文除了把话语权白给外国人之外有啥用
【 在 sqich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和西欧的学术水平的确高,没啥崇洋媚外的,国内相对落后,客观事实。
--
FROM 101.41.150.*
因为汤森路透 各种学会 各种期刊都在国外 中国的SCI评价体系 就是给外国科研抬轿子的 类似美元霸权
【 在 sqic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话语权会在人家手里呢?
--
FROM 101.41.150.*
您说的很有道理,不管土博洋博,没有大腿发展都会受限 如果能打破原有的学阀体制,中国科研才会有创新的土壤
【 在 heartwho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土博士有些很优秀,但是也有很多玩法手段多到眼花缭乱:
: 一般能混出来的土博背后都有一个大牛,提供资源,土博只是具体实施的人,把其他人的想法嫁接到一个人身上,重点培育一个人接班。可以听听超过五十人的大组里,混不出来的博士的牢骚。这样的土博成果你怎么看?
: 大老板天天和编辑吃饭,和国外大牛串通,挂名,这样的土博的文章你怎么看?
: ...................
--
FROM 101.4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