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最近学校引进了不少企业界高级人才
不理解学校为什么看重横向经费呢?
每笔也就收15%左右的管理费,其它的都是PI自己花了
每年1000万也只有100多万留给学校
对提升机自己的学校声誉好像也没有本质用途
【 在 thinkroad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企业界中高层,或者创业失败跑过来。
: 学历基本上都是硕士,少数博士,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 来到就当实验室PI, 启动经费很多,招几个年轻博士给他们打下手,在配一堆硕士干活
: ...................
--
FROM 111.30.253.*
那你详细说说对学校的好处在哪里?
即便学校+学院再额外多留5%
【 在 jinp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帐算的不对,很多地方系里还要留一部分不说,横向的钱要比纵向多很多,最差的横向一年也有个几十万,相对面上一年才几个钱,学校留的还少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Max」
--
FROM 111.30.253.*
这么看如果能报装成功确实有吸引力。
这些特聘教授都是临时工?没编制?
【 在 thinkro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人一般是特聘教授什么的,每年几十万的工资。他们也申请纵向不过很难申请下来。横向课题也可以作为KPI考核指标。
: 现在不是提倡校企联合申报吗,和公司联合买一个成熟产品,包装一下就去申报。
: 比如研究智能耕地拖拉机,市面上已经有相关产品。这些人和企业联合申报,买一个包装一下,报个几千万纵向课题。只不过我们这种学校不好申请。一个任期不一定能申请下来一个
: ...................
--
FROM 111.30.253.*
最大65%劳务费直接发工资啦
还剩200万。
再说上千万的纵向常见,横向500万以上的都少
【 在 liucj79 的大作中提到: 】
: 1000万进帐,学校和学院就管理+水电费150万,剩下的850万大多数还不是的花在学校里吗?
: 就算请客吃饭也用不了那么多吧?
: 这个账不难算吧?
: ...................
--
FROM 111.30.253.*
成年人都要
【 在 ysj884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一个普通青椒个人来讲,面临一道选择题:
: A:4年拿一个60万的面上+20万省基面上。
: B:1年拿50万横向。
: ...................
--
FROM 111.3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