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科研圈有问题的是人,不是制度
我很好奇,老美不需要申请纵向项目吗?他们不需要科研经费吗?这些决策过程,流程是什么样子?有没有暗箱操作的可能?
【 在 woodand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这个倒是。美国开会,大佬会与陌生研究生一起在饭堂吃饭聊共同感兴趣的科研问题。中国开会,院士杰青去高级饭店开个小房间把酒言欢谈今年的重点项目怎么搞,研究生们则聚在学生饭堂。
--
FROM 223.104.103.*
1.我从来坚信人性都是一样的,只是制度不一样。
2.自古以来,有血性的中国人有的事,请不要说没有论据的断言,你这么说我都怀疑是不是理工科,能不能理性思维
3.中国科学起步较晚,这些学术制度应该不会是拍脑袋出来的,肯定也借鉴了国外的制度,不知道哪位大牛可以解释一下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抗精神足,每个人都有独立人格。
: 中国人都是怂的
:
--
FROM 223.104.103.*
那你就把制度说清楚,别唧唧歪歪,武断下个结论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人跟我们不一样得是准入制
: 不跟我们一样拼队伍
:
--
FROM 223.104.103.*
中国人照样有陈景润,张益唐;国外学术造假照样一堆一堆。
倒是像你这样为了喷而喷的喷子我倒是很少见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性当然是不一样的
: 有些人好钻研,有些人好钻营
:
--
FROM 223.104.103.*
这是我最后一次回你了。
求你了,像你这种一身戾气的人,不要回我帖子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把我当什么?
: 这只能是个人理解,说清楚这个说清楚那个的
: 你哪里冒出来的
: ...................
--
FROM 223.104.103.*
赞。
但是他们难道不需要写指南?写指南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夹带私活?写指南这些人是怎么找出来的?
【 在 dcc1031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主要还是经费来源多样化,而且美国没有教育部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然后再按照三六九等去分配经费。
: 哈佛的EE不大行,奥本大学一样有牛人,虽然美国大学也有寡头,但寡得还没那么厉害。
: 再就是美国整体的大学老师收入也就是平均水平一般般,学校拿的钱肯定饿不死,但不至于大富大贵。咱们这边的帽子收入其实都超过了美国大学的平均水平。
: ...................
--
FROM 223.104.103.*
问题就在这里,我们也有时跟踪国外的这些项目,比如darpa,nasa这样的大型机构,感觉他写的也很细了,比如有个项目,也是写分多少阶段,多少钱,每个阶段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准备找几家来做。感觉和国内差不多。所以我很好奇,他写这些如果不事先勾兑过,这些东西能不能做出来他心里怎么有数?如果勾兑过和国内又有什么区别?
【 在 dcc1031 的大作中提到: 】
:
: 感觉指南都是行内人写的吧,而且指南的撰写过程估计也比较透明,你写一些云里雾里的,估计下次就不让你写了。
: 像那些美国国家重大需求的指南,例如国防方面的,就是管这个事的参谋一个人说了算。
: ...................
--
FROM 223.104.103.*
说得好。我也跟过darpa和nasa,以前读博士的时候也参与过指南,感觉国内写指南的也是很专业,管理也都是相关专业,也都是行业精英。问题主要是1评审制度,国内评审请专家什么的,很多都被提前打听到了;2指南带偏向性,很多指南中故意夹带私活提高门槛。
按照你说的是我觉得区别是1管理人员要稳定;2要容忍失败3多选几家要有竞争机制
还有什么措施?
【 在 dcc103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勾兑肯定是要事先勾兑的,每个国家都一样,干活的就是那么几家。
: 他们应该还是管理者,例如DARPA和NASA高度专业化,管理者本身就是学者,学者和管理者可以身份自由切换,保证了高度的专业性。
: ...................
--
FROM 223.104.103.*
是的,其实国内管理人员也很专业。但是1领导话语权太高,天天改革2管理人员流动性太大。
其实我也觉得国外也没有那么公正,感觉国内有的问题,国外也一样有。但是国外原创性或者说话语权就明显比国内领先,很奇怪
【 在 leaf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有人说了,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是关键了,唯项目论。
: 其实DARPA的评审从程序上没有那么的公开公正,基本就是PM说了算。所谓的专家评审都是走过场,给PM背书而已。讨论会之前PM已经有了结论给哪几家。
: 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往往最后能够拿到项目的也都是大组。DARPA的项目很少是一个普通实验室能做出来的。
: ...................
--
FROM 223.104.103.*
有道理
【 在 youself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程类的,该攻关的公关,该自由探索的自由探索。前者不光要申请的时候竞争,也要多扶植几家备份。后者我认为随机撒钱就行了,本子写得再天花乱坠,做得还是那些事情,保证知识传承就足够了。
--
FROM 223.1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