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多少人认真给基金委提意见啊?
支持你提意见
【 在 gegege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出所料,基金委又一次给每个申请人发了问卷调查,不知基金委会不会看大家给的意见和建议啊?
: 不过我带着疑问的心情还是写了一些意见,意见如下。
: 1,建议量化研究成果(所有文章专利)。量化标准为可参考**大学科研分算分方法,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算一篇,第一作者非第一单位0.5篇,第一通讯作者算1篇,非第一通讯作者0.2篇。第一单位的各作者的贡献由主导者分配全部的1。建议分数为影响因子*篇数。
: ...................
--
FROM 117.147.37.*
因为实际上的投资额度是不够的
简单来说,每年增加很多研究人员,很多研究生,社会不需要这么多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横向经费也是科研经费啊,也能用于科学研究啊,干嘛非要要求基金委的基金覆盖面够大?这要求本来就是不合理的。
--
FROM 112.17.245.*
社会从来不要那么多“研究人员”,现在扩招就是减缓就业。
所以才拿不到钱。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名额增长那么多,就是国家通过名额控制的方式让大部分研究生投入到产学研上,这些学生毕业又不需要论文,正好做横向项目,这种直接解决企业问题的研究生社会上还是很需要的。
: 至于你说每年增加很多研究人员,大概率是因为研究课题是自娱自乐的那种,在我们工科领域这个问题特别显著,这些学生因为课题问题很难找工作,最后被迫成为“研究人员”继续在这个圈子。
--
FROM 112.17.245.*
郭嘉连宿舍没给,比如贵t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扩招缓解就业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把这些工程硕博当成学术硕博来培养?这么干肯定是要抢学术资源的啊,国家也没打算让这些人干学术,那当然也就不会给学术资源了,导师们非要给这些人分学术资源那只能自己受着。
--
FROM 112.17.245.*
如果你有点常识,就知道企业可不像学校这么听话,
你这话说得好像企业就是个提款机,但凡有点常识都知道横向比纵向难做。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生干个横向的劳务费直接就能把学费、生活费、住宿费都覆盖了。国家的本意是让企业来承担这些输送到企业的人才的培养成本,而你们竟然想用基金养着这些工程硕博发论文,那我还是只能说这么干的老师只能自己受着。
--
修改:carbon FROM 112.17.245.*
FROM 112.17.245.*
所以把任务甩给老师就行了,“你们就弄去吧”,科研管理人员就是这样的。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带学生最省事,可惜你是大学老师,带学生是你的工作任务。国家也给出了工程类学生培养指导意见,当然也给了指导教师选择空间,确实可以让学生干别的。这就好比,自己出去挣钱当然比向家长要钱难,如果是上学的学生那家长给钱合情合理,但是不是学生却啃老又嫌弃父母给的太
: 俨惶鲜拾桑
--
FROM 112.17.245.*
当然不是,几级文2限制门槛就行了
但实际上它是每年都在扩大申请单位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高校管理方面的懒政,不要把这口锅甩给基金委,升职考核也不是人家基金委的事儿。
--
FROM 112.17.245.*
你这就属于甩锅给高校教师的了,
你自己看看你429821帖说的什么还记得吗。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任务下到高校了高校能不接么?想扩招解决就业又不掏资源,科研管理人员就算再怎么搞也变不出宿舍来,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可以探讨探讨。
--
修改:carbon FROM 112.17.245.*
FROM 112.17.245.*
我提供了思路你又不干了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金委肯定想限制啊,限制申请数量提高申请质量到时候资助率也好看了工作量也下来了,可是设置门槛这个事儿背负的骂名太大,我估计领导没有改革动力。
--
FROM 112.1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