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给那些支持论文完全量化考核的人看看
现实是量话评审的话。第一个人还有一篇文章,还有一些引用。不量化的话啥都没有。
【 在 leidou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转自:知乎-搬砖君
: PS2: 有部分评论提到为什么工人可以末位淘汰,教授就不行?或者工人可以卷,为什么教授就不能卷?简要回复一下。首先我赞同教授和工人不存在谁高人一等。但两者区别在于他们的产出有巨大差异。我的观点是避免用同一种考核方式去考核工人和学术工作者,并没有你们理解的职业歧视。
: 流水线上的工人产出的大多是工业化,标准化制品,也就是对应一套成熟制作流程和评价标准。而学术工作者的产出(一般以论文形式展示)可以理解为艺术品,没有统一的制作流程和评价标准。一旦以管理流水线工人的方式去管理学术工作者,比如计件式评价(数论文篇数,或者签合同,要求3年要发表几篇论文等等),学术工作者就不可避免的会花心思寻找统一的制作流程,毕竟这么搞效率高,出成果快啊。
: ...................
--
FROM 223.2.41.*
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是大团队批发出来的。不要以为不量化就没了。大团队的经费多,招的学生多,不造垃圾干啥?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制造的垃圾已经够多了,每天那点时间都浪费在垃圾堆里翻有用的东西了。一个人灌了一堆看起来差不多的论文,还要自己都去仔细研究一下看看哪里有区别,不看吧有可能错过有用的东西,看吧又浪费时间,就不能这些个内容系统性地写出一两篇文章么?
:
--
FROM 223.2.41.*
可以借助人工智能量化评审,人工结题。两者结合。
【 在 leidou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意是反驳隔壁帖子第一点,建议基金委完全量化考核的方式评基金
: 发自「今日水木 on TAH-AN00m」
--
FROM 223.2.41.*
想想为啥乾隆那么多,就可以理解和考核制度无关了。乾隆有人考核他吗?大佬们就是乾隆。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数量要求就不会拆开来发那么多,合起来反而可以发更好的期刊。之所以拆开搞这么多数量还不是因为追求量化导致的,不通过量化的方式评价肯定没人愿意造那么多垃圾。科研本来就是就是创造性工作,产出应该想艺术品一样,结果竟然用生产线计件的方式量化考核,真是太可笑了。按照这个说法,那乾隆一定是最伟大的诗人,他写了4万多首诗!
:
--
FROM 22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