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很多评审人并没有独立评价能力
你把一个未发表的工作摆到他面前,他其实判断不出来某项工作在相应研究领域的位置和层次,他一定要有一个外部评价标准来作为参考,比如文章发表的刊物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和他人评价等等。对于未发表的就看之前文章作为历史参考。
这也是专家,只不过是没有独立评价能力的专家。
#发自zSMTH@YAL-AL00
--
FROM 49.94.44.*
就是学术鉴赏力不行。
我在之前的楼里说过这事。
仅以我熟悉的几个方向而言,不是很多,而是绝大部分缺乏足够的学术鉴赏力。
【 在 dust25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把一个未发表的工作摆到他面前,他其实判断不出来某项工作在相应研究领域的位置和层次,他一定要有一个外部评价标准来作为参考,比如文章发表的刊物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和他人评价等等。对于未发表的就看之前文章作为历史参考。
: 这也是专家,只不过是没有独立评价能力的专家。
: #发自zSMTH@YAL-AL00
--
FROM 125.33.204.*
30万申请,150万人次的评审,到哪儿找这么多合格的“评审专家”
【 在 dust25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把一个未发表的工作摆到他面前,他其实判断不出来某项工作在相应研究领域的位置和层次,他一定要有一个外部评价标准来作为参考,比如文章发表的刊物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和他人评价等等。对于未发表的就看之前文章作为历史参考。
: 这也是专家,只不过是没有独立评价能力的专家。
: #发自zSMTH@YAL-AL00
--
FROM 112.17.245.*
所以有人研究过还不如抽签
【 在 can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30万申请,150万人次的评审,到哪儿找这么多合格的“评审专家”
: 【 在 dust25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把一个未发表的工作摆到他面前,他其实判断不出来某项工作在相应研究领域的位置和层次,他一定要有一个外部评价标准来作为参考,比如文章发表的刊物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和他人评价等等。对于未发表的就看之前文章作为历史参考。
: : 这也是专家,只不过是没有独立评价能力的专家。
#发自zSMTH@YAL-AL00
--
FROM 117.8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