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聊聊重点研发
Re,还是要东西好,本子切题,答辩准备充分
【 在 smc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项目负责人,我发誓团队没有找过任何评审专家!,并且是和包括两个院士团队的5个团队一起PK。
: 要相信大多数评审专家是公正公平的!
:
--
FROM 124.205.79.*
厉害!希望这样的情况越多越好。
【 在 smc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项目负责人,我发誓团队没有找过任何评审专家!,并且是和包括两个院士团队的5个团队一起PK。
: 要相信大多数评审专家是公正公平的!
:
--
FROM 202.113.176.*
昨天出结果了,真黑呀
【 在 xinz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本人普通工科领域的一个小方向,最近经历了几次重点研发项目的申报,有些感触,来吐吐槽。有些是亲身经历,有些是道听途说,给诸君送些谈资。
: 一是重点研发的评审制度。由于盘子大而且是竞争制,台上的运动员都是项目领域的最优势科研机构的团队,而坐在台下评审的裁判员由于采用机构回避制度,大多数四面八方拼凑起来的所谓大同行,但就是这十几个人手里的投票掌握着项目归属命运。那他们怎么投票呢,首先应该还是专业判断,但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超出自身专业方向,尽管是所谓大同行,但完全是外行,那这一票投下去要么是帽子票,数谁家帽子多,要么是人情票,看谁给我打了招呼。结果就出现有些项目内行被外行干掉,让人大跌眼镜。
: 二是打招呼。原来是评审前一天公布专家名单,结果乱象丛生,于是规则改成评审前不公布,结果是乱象愈演愈烈。找专家打招呼成为项目答辩的必须步骤。一个基本的逻辑就是,人家都打了,你不打,那专家觉得你傲娇得很啊,别人的水平也不差啊,我这票为什么投给你。即便的确比你差,那也不好意思,我还是要顾及人情和礼貌。打招呼也是技术活,可分三等。第一等是送上门,有的是知交故旧,有的是门客学生,有的则是递拜贴,还有的则是交换资源。想想这第一等自然是大佬学阀的待遇。第二等是最有技术含量的,用最高效的方式获得最多的专家名单,当然也并不是内部泄密,毕竟这个有非常高的法律责任风险。第三是最普遍的,通过既往公布的专家名单和一切可能的渠道大海捞针地毯式搜索,这种难度也真是大海捞针,其原因在于真的很难捞,另外即便你偶尔捞到了,因为你段位不够,人家却说我不是针,当然也不排除有清正高洁的专家拒绝这种做法。但必须承认的事实,找专家打招呼成了从申报单位机构层面得到认可的重点研发项目答辩的必修环节。
: 三是竞争手段。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重点研发项目好比饲养员手里的一块肥肉,扔下场便是一群鬣狗饿狼一拥而上的撕扯。之所以血腥,不只是因为肉比较肥,更因为还关乎学校排名专业学科声誉和个人江湖地位。所以打招呼才成为项目竞争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但也有进阶技能。比如这个项目已经纠集了领域最强的团队联合,别人都知难而退了,这样反而也有新问题,那就是申报团队不足,项目流标。早期就有大佬因此翻过车。后来为避免这种问题出现,于是就有人想出了陪标的好主意。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竞争对手的确很强大,借用一个说法,就是场内场外都很强大,这种怎么办呢。听说有个项目一方的后台大佬通过中间人明示竞争一方说你不要折腾了,没有好处。当然还有更高级的,据说有一种特洛伊战法,内外联合搞垮对手。另外一种是自爆虫战法,派出自杀式内线通过引爆规则让对手直接倒在进场的路上!你看,到最后这里面都是兵法。
#发自zSMTH@SM-G9980
--
FROM 60.253.185.*
说的很好。屎上雕花算是好的,审计不严的时候才腐败
--
FROM 222.129.134.*
把评审专家名单定个密级,看谁敢泄露
很多办法可以解决,科技部就是不用
【 在 xinz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普通工科领域的一个小方向,最近经历了几次重点研发项目的申报,有些感触,来吐吐槽。有些是亲身经历,有些是道听途说,给诸君送些谈资。
: 一是重点研发的评审制度。由于盘子大而且是竞争制,台上的运动员都是项目领域的最优势科研机构的团队,而坐在台下评审的裁判员由于采用机构回避制度,大多数四面八方拼凑起来的所谓大同行,但就是这十几个人手里的投票掌握着项目归属命运。那他们怎么投票呢,首先应该还是专业判断,但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超出自身专业方向,尽管是所谓大同行,但完全是外行,那这一票投下去要么是帽子票,数谁家帽子多,要么是人情票,看谁给我打了招呼。结果就出现有些项目内行被外行干掉,让人大跌眼镜。
: 二是打招呼。原来是评审前一天公布专家名单,结果乱象丛生,于是规则改成评审前不公布,结果是乱象愈演愈烈。找专家打招呼成为项目答辩的必须步骤。一个基本的逻辑就是,人家都打了,你不打,那专家觉得你傲娇得很啊,别人的水平也不差啊,我这票为什么投给你。即便的确比你差,那也不好意思,我还是要顾及人情和礼貌。打招呼也是技术活,可分三等。第一等是送上门,有的是知交故旧,有的是门客学生,有的则是递拜贴,还有的则是交换资源。想想这第一等自然是大佬学阀的待遇。第二等是最有技术含量的,用最高效的方式获得最多的专家名单,当然也并不是内部泄密,毕竟这个有非常高的法律责任风险。第三是最普遍的,通过既往公布的专家名单和一切可能的渠道大海捞针地毯式搜索,这种难度也真是大海捞针,其原因在于真的很难捞,另外即便你偶尔捞到了,因为你段位不够,人家却说我不是针,当然也不排除有清正高洁的专家拒绝这种做法。但必须承认的事实,找专家打招呼成了从申报单位机构层面得到认可的重点研发项目答辩的必修环节。
: ...................
--
FROM 58.31.117.*
建议国务院成立第三方,类似古代的御史,对科技部、基金委和中科院的工作进行第三方公正的评价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
现在缺的是重典
【 在 shevCheby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评审专家名单定个密级,看谁敢泄露
: 很多办法可以解决,科技部就是不用
--
FROM 116.199.102.*
开眼界,原来人家这么玩的溜
【 在 xinz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普通工科领域的一个小方向,最近经历了几次重点研发项目的申报,有些感触,来吐吐槽。有些是亲身经历,有些是道听途说,给诸君送些谈资。
: 一是重点研发的评审制度。由于盘子大而且是竞争制,台上的运动员都是项目领域的最优势科研机构的团队,而坐在台下评审的裁判员由于采用机构回避制度,大多数四面八方拼凑起来的所谓大同行,但就是这十几个人手里的投票掌握着项目归属命运。那他们怎么投票呢,首先应该还是专业判断,但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超出自身专业方向,尽管是所谓大同行,但完全是外行,那这一票投下去要么是帽子票,数谁家帽子多,要么是人情票,看谁给我打了招呼。结果就出现有些项目内行被外行干掉,让人大跌眼镜。
: 二是打招呼。原来是评审前一天公布专家名单,结果乱象丛生,于是规则改成评审前不公布,结果是乱象愈演愈烈。找专家打招呼成为项目答辩的必须步骤。一个基本的逻辑就是,人家都打了,你不打,那专家觉得你傲娇得很啊,别人的水平也不差啊,我这票为什么投给你。即便的确比你差,那也不好意思,我还是要顾及人情和礼貌。打招呼也是技术活,可分三等。第一等是送上门,有的是知交故旧,有的是门客学生,有的则是递拜贴,还有的则是交换资源。想想这第一等自然是大佬学阀的待遇。第二等是最有技术含量的,用最高效的方式获得最多的专家名单,当然也并不是内部泄密,毕竟这个有非常高的法律责任风险。第三是最普遍的,通过既往公布的专家名单和一切可能的渠道大海捞针地毯式搜索,这种难度也真是大海捞针,其原因在于真的很难捞,另外即便你偶尔捞到了,因为你段位不够,人家却说我不是针,当然也不排除有清正高洁的专家拒绝这种做法。但必须承认的事实,找专家打招呼成了从申报单位机构层面得到认可的重点研发项目答辩的必修环节。
: ...................
--
FROM 112.9.113.*
重点研发,最后都是一场骗局。
--
FROM 120.219.119.*
楼主以偏概全了。重点研发核心是要出成果的,不是高校里面出几篇论文就能结题的基金项目。
本人参与了今年重点研发申报,事前不知道评审人是谁,也没有托人打招呼,评审答辩中各位专家的问题都比较专业,问题指向也比较明确,事后也没有去打听结果。
鄙人以为写好本子,做好答辩,想一下到底如何开展这项工作,比研究这些少数派的做法更合理。
--
FROM 113.88.144.*
重点研发项目验收压力挺大的,跟国家基金比不是一个量级的
【 在 ned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以偏概全了。重点研发核心是要出成果的,不是高校里面出几篇论文就能结题的基金项目。
: 本人参与了今年重点研发申报,事前不知道评审人是谁,也没有托人打招呼,评审答辩中各位专家的问题都比较专业,问题指向也比较明确,事后也没有去打听结果。
: 鄙人以为写好本子,做好答辩,想一下到底如何开展这项工作,比研究这些少数派的做法更合理。
--
FROM 111.7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