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科技创新的战略选择:从科学出发还是从技术出发
个人一直觉得几十年前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是有道理的
【 在 flame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这样的声音会被学术界排斥
: 因为正如文中所说,我国科学系统已经成为一个“自转的星球”,外界的批评很难起作用
:
--
FROM 116.199.102.*
建议现在的工科类院系和科研院所
可以推倒重新洗牌,重组改革
根据国家需要的研究方向,遴选出真正有技术的科技团队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准确的说,应该是50年代院系大调整,从解决问题出发的思路是符合当时国情的。
: 90年代对这一思路的批判,又搞的院校大合并,是不接地气的
--
FROM 116.199.102.*
第四,新的创新组织。“从技术出发”的路径需要在创新链的中段围绕新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组织工作设置相应的机构来完成承上启下的功能,我们需要一批类似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德国弗朗霍夫协会那样的“屁股坐在产业里”的创新组织者。
-------------------
建议国家层面参考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组织模式,重组改革包括中科院在内的各级科研院所
【 在 flame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路明
: 2022-11-15 18:16
: 当下的中国,选择什么样路径模式来组织科技创新,仍然没有清晰的答案。如果我们不在科技创新的底层逻辑上做出正确选择,面对愈演愈烈的大国科技战,国家未来发展仍会存在重大风险。
: ...................
--
FROM 116.199.102.*
建议至少工科类的科技人员重新洗牌、重新遴选
【 在 redaiyu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的PI权利无限大,培养学术奴隶,科研人员的生杀大权单位主任说了算,学术委员会形同虚设。没有有效的监督体系,别提学术贡献学术创新。高校和科研院所急需整风,避免权利、资源过于集中,尤其是集中到一些道貌岸然的人手中,简直是灾难。要评帽子之类的就要公开透明,公开答辩,公开辩论,经得起考验,要不连公示都暗搓搓的,这样的帽子根本就不要去认,丢不起那人
:
--
FROM 116.199.102.*
前阵子,甘肃县级足球队打败了国安足球队
在学术界,高校的讲师队在科研上应该能打败学阀队吧
【 在 mightyp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到了刮骨疗毒的时候了,不管啥路线,整个人员结构,考核体系都得另起炉灶。
--
FROM 116.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