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听说企业牵头大项目的会越来越多
论文的意义是使得“尝试”变为成果,否则没有成果的事,不会有人去做的。
论文这摊子业务的钱,对于国家来说算个P。
绝对值回票价,主要苦的是学生呗。
--
FROM 112.17.241.*
不用评价研究者的主管意图,同行评议产出的创新性足够、试验性强就可以。
应该抓的是研究的“是否造假”,“同行评议是否力度足够”这两点,而不是论文本身。
研究本来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商业价值很低的事,
一旦没有论文评价体系,肯定没人愿意去做研究,肯定都去做工程。
拨给高校的钱就那么点,工程技术水平差这问题肯定出在项目经费上亿的工业界呀。
【 在 Jingweizz 的大作中提到: 】
: 灌水的论文越来越少就好。
: 关键考核者分不清这论文一开始就是奔着灌水去的呢?还是努力研究尽力了,就这样呢?
:
--
修改:karaisan FROM 112.17.241.*
FROM 112.17.241.*
因此呢,企业做不了研究性的题目,亏死。
研究,就是帮你排雷,没收益的。
【 在 anchu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企业直面市场压力,或者直面卡脖子压力,比高校隔了几层,总更靠前。
: 时髦话说:更容易听见炮声,承受炮弹。
--
FROM 112.17.241.*
没错,聪明人就根本不做样机,更不做样机之前的research。
能赚钱的都是能量产的东西,都是走量的。
那谁来做样机,做research?如何激励这些人?
很多技术路线的尝试,到后面都是错的。
既然如此,我就等着别人去技术路线都探索完,然后轻松摘取果实好了,
我为什么要去做技术路线的尝试?
因为都是傻子在做技术路线的尝试,在做样机呗、。
【 在 anchu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原理样机能成功走到工程样机,量产机的,十分之一,
: 如果是材料,实验室的能成功走到量产的,可能百分之一。
: ...................
--
修改:karaisan FROM 112.17.241.*
FROM 112.1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