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科研是不是已经进入了撞大运的年代?
普遍现象,三两年就成为另外一个领域的专家
【 在 glassma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看朋友圈,发现一个熟人青椒发了他们学校(帝都985高校)招博士后的计划,因为博后的年薪给得很高,超过50w,所以看了看招聘的内容,结果发现除了这个朋友,还有另一个认识的朋友也在招博士后,他俩都是一个学校的,两人都是以建立课题组的名义在招博后。
: 感觉非常吃惊,因为我对他俩的感觉是,他俩学术水平其实都不咋样,这个熟人朋友正好有个学生在给我联合培养,接触一段时间了,感觉他对我这个领域几乎一无所知,但是他招博后的方向正好是我的方向!
: 现在领导们特别喜欢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成长,如果年轻人不擅长某个方向,就花钱招这个方向的博士来做博士后?是这个意思吧?一个刚毕业的博士肤浅的认识就能让这个方向在新的团队落地生根?我怎么感觉这种模式像空手套白狼呢?自己啥也不懂,只要有钱就相信能招到会做这个方向的博士后?
--
FROM 120.245.20.*
这个说得对
【 在 looo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恰恰反了,现在已经没有大运可撞了,都是门路、生意,学术水平是最不需要考虑的。有门路的大佬,想拉个项目,没有研究基础,召几个博后,水一堆论文充当个门面,就完活儿,妥妥的变成跨域专家,躺赢。
: 现在一堆人都挤到深度学习领域当专家,各种国内项目和奖拿到手软。可是就是提不出最前沿的模型,BERT, chatGPT什么的都不是国内专家提出来的。新模型一出来,都哑巴了,过个半年,学明白了,都又以专家身份出现指点江山、引领前沿。
: 虻牟┦亢?
: ...................
--
FROM 117.147.36.*
大的突破就是运气,别整的成功、突破都是个人努力的成果似的,你瞅瞅知名成功人士有几个接连再次重大成功的?
--
FROM 183.206.56.*
现在所谓的科研或者评职就是项目,啥水平不水平的,能划拉来资金你就行。
【 在 glassma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看朋友圈,发现一个熟人青椒发了他们学校(帝都985高校)招博士后的计划,因为博后的年薪给得很高,超过50w,所以看了看招聘的内容,结果发现除了这个朋友,还有另一个认识的朋友也在招博士后,他俩都是一个学校的,两人都是以建立课题组的名义在招博后。
: 感觉非常吃惊,因为我对他俩的感觉是,他俩学术水平其实都不咋样,这个熟人朋友正好有个学生在给我联合培养,接触一段时间了,感觉他对我这个领域几乎一无所知,但是他招博后的方向正好是我的方向!
: 现在领导们特别喜欢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成长,如果年轻人不擅长某个方向,就花钱招这个方向的博士来做博士后?是这个意思吧?一个刚毕业的博士肤浅的认识就能让这个方向在新的团队落地生根?我怎么感觉这种模式像空手套白狼呢?自己啥也不懂,只要有钱就相信能招到会做这个方向的博士后?
--
FROM 113.227.140.*
你说的学习的确是这样,现在好多文章都是用个什么算法或模型套一下自己的领域,一篇文章就有了。这些模型和算法都是国外的,这种技术真的是需要的吗,项目评价都是国内第一,国际先进。这就像变速箱,每一个是国人提出来的原创机械结构设计。
【 在 looo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恰恰反了,现在已经没有大运可撞了,都是门路、生意,学术水平是最不需要考虑的。有门路的大佬,想拉个项目,没有研究基础,召几个博后,水一堆论文充当个门面,就完活儿,妥妥的变成跨域专家,躺赢。
: 现在一堆人都挤到深度学习领域当专家,各种国内项目和奖拿到手软。可是就是提不出最前沿的模型,BERT, chatGPT什么的都不是国内专家提出来的。新模型一出来,都哑巴了,过个半年,学明白了,都又以专家身份出现指点江山、引领前沿。
:
--
FROM 113.227.140.*
撞大运那是需要长期积累的。现在的就是一门生意,一门骗钱(摸钱)的生意,别搞得那么清新脱俗
【 在 glassma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看朋友圈,发现一个熟人青椒发了他们学校(帝都985高校)招博士后的计划,因为博后的年薪给得很高,超过50w,所以看了看招聘的内容,结果发现除了这个朋友,还有另一个认识的朋友也在招博士后,他俩都是一个学校的,两人都是以建立课题组的名义在招博后。
: 感觉非常吃惊,因为我对他俩的感觉是,他俩学术水平其实都不咋样,这个熟人朋友正好有个学生在给我联合培养,接触一段时间了,感觉他对我这个领域几乎一无所知,但是他招博后的方向正好是我的方向!
: 现在领导们特别喜欢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成长,如果年轻人不擅长某个方向,就花钱招这个方向的博士来做博士后?是这个意思吧?一个刚毕业的博士肤浅的认识就能让这个方向在新的团队落地生根?我怎么感觉这种模式像空手套白狼呢?自己啥也不懂,只要有钱就相信能招到会做这个方向的博士后?
--
FROM 171.113.166.*
编制是学校或者学院的名额,大佬总能分到
还有就是很多学校各种非升即走,这种情况下招个人进来没那么难,而且非升即走的好
处是,不听话的人,利用完,过几年还能迭代一下。。。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招青椒需要编制吧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27.187.253.*
就是这个意思啊,空手套白狼,发两篇论文拉倒
【 在 glassma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看朋友圈,发现一个熟人青椒发了他们学校(帝都985高校)招博士后的计划,因为博后的年薪给得很高,超过50w,所以看了看招聘的内容,结果发现除了这个朋友,还有另一个认识的朋友也在招博士后,他俩都是一个学校的,两人都是以建立课题组的名义在招博后。
: 感觉非常吃惊,因为我对他俩的感觉是,他俩学术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2101K9C」
--
FROM 223.104.108.*
以资金为导向,就是这样的结局
不知道美国那边的是不是也是这样,如果是为啥不会出现国内科研情况
【 在 glassma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看朋友圈,发现一个熟人青椒发了他们学校(帝都985高校)招博士后的计划,因为博后的年薪给得很高,超过50w,所以看了看招聘的内容,结果发现除了这个朋友,还有另一个认识的朋友也在招博士后,他俩都是一个学校的,两人都是以建立课题组的名义在招博后。
: 感觉非常吃惊,因为我对他俩的感觉是,他俩学术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223.72.68.*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属撞大运还是不属撞大运呢?
--
FROM 118.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