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基础研究到底是研究什么?一个航空学院的副院长做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到底是研究什么?一个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学院的副院长做基础研究?那还有什么不是基础研究的?
两会之声丨王立峰代表:矢志不移做好基础研究
2023-03-05 15: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代表:
2022年,中国航空航天人格外繁忙。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夸父一号”发射成功……一个个标志性的创新,让我们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信心倍增。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科研工作者,我切实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怀与期待,这让我在科研的路上脚步更坚定、行进更有力、心情更愉悦。
回顾世界科技发展史,许多重要科技成果并非源自条件十分优越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就是最好的例证。在不够理想的物质条件面前,人的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作用尤为重要。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南航人始终自信自强、勇于创新,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C919国产大飞机、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探月工程、航空发动机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
我深知从事基础研究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也深知基础研究对助力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努力攻克“卡脖子”难题,将论文写在国之重器和尖端科技上,是我奋勇前行的方向。航空航天科技更需要自立自强,只要树立自信,遵循客观规律,最后一定能干成。相信到2035年,我们在很多领域一定会令世人刮目相看。(记者 崔兴毅)
--
FROM 180.110.137.*
你说说?
【 在 elmo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不清这个就不要出来乱说话为好
:
--
FROM 223.2.42.*
这就是问题啊。天天说基础研究,连个定义都没有。投机取巧的就来了,典型的就是生化环材到底算应用还是基础。这个新闻里的,航空学院里的基础研究是以航空为导向呢,还是自由探索?如果以航空为导向,不应该是应用研究的一部分?如果自由探索,放到航空学院也不合适吧?
【 在 gtgtj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同学科说的基础研究差别大极了
--
FROM 223.2.42.*
那就直接造国之重器啊。和基础研究没啥关系。那么多搞纳米石墨烯的也没见国之重器用上一点。
【 在 kod2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重点是 将论文写在国之重器和尖端科技上,
: 现在的主题是 自立自强
--
FROM 180.110.137.*
学阀们胡扯惯了,沾边就走。
【 在 warrant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眼FAST,这是天文学研究的科学装置吧,和航空学院有啥关系
--
FROM 223.2.42.*
这样的是不是应该放到理学院呢?
【 在 lovefreewind 的大作中提到: 】
: 产出只有论文的就是基础研究,样机、系统是不做的
--
FROM 223.2.42.*
学阀门的特长就是沾边就走,干啥啥不成。
【 在 elm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咋知道没关系呢
:
--
FROM 223.2.42.*
那是大师,哪里都放不下。而且现在说的就是体制问题。如果这个杰青真是针对航天具体问题的,是航天工程必须的人才。那么他就应该是航天工程的一个环节的负责人,本质上还是工程领域的人才,应该放到航天学院,他不应该说自己是基础研究。如果他只是搞一般的力学,并不和航天学院的其他科研直接相关。那么完全可以在理学院建个力学系给他。
【 在 Scatte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不是,一般力学一般都不在理学院。
: 钱学森的一部分工作是基础研究。
--
FROM 223.2.42.*
所以就不是啥基础研究。每个学校的都是针对自己的方向设置的。本身设置这个就是为了自己的工程研究服务的。基础研究的最根本特征就是没有特别的指向。
【 在 Scatte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力学这个学科比较广。理学院很少去搞力学系。
: 北大的力学系后来成立的工学院。这种航空航天院校的力学专业在航空航空学院也正常,就像船舶大学的力学在船舶学院。敝校的力学专业主体在土木系。
: 力学本身有它自己的基础问题,还是得看具体在做什么。
: ...................
--
FROM 223.2.42.*
这就是现在概念混乱的地方。很多工程方面的人认为处于某个研究领域底层的就是基础研究。然而更为公认的概念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概念。所以基础研究的特点就是没有特定指向,自由探索。
【 在 Scatte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说 基础研究的最根本特征就是没有特别的指向?
:
--
FROM 22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