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知识分子: 科技部重组,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有何
所以有些学阀可能会自爆,大项目拿不到,想活不了自己的一大摊子。
【 在 G1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位资深科学家则向《知识分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未来研发经费由各个部委来分配和管理,各部委都有自己的研究机构,比如农业部有农科院,但做农业研究的远不止农科院,会不会对别的机构研究带来一些不利?科技部的职能清楚了,部委的职能清楚了吗?”
:
: 学阀们已经开始担心 拿不到项目了
: ...................
--
FROM 223.2.42.*
是的。特别是生化环材的很多领域,就是靠招人招博后招学生刷文章。
【 在 alwayswet 的大作中提到: 】
: 改革的目的达到了。很多学阀下面养了一摊子混日子的人
:
--
FROM 223.2.42.*
人多也是资本。所以学阀是挂着科研的名头,其实是个传销团伙。
【 在 alwaysw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刷文章还算好的,还算有产出。
: 很多学阀,屁产出没有,连文章都没有,也拿很多资源,养一堆混日子的。
:
--
FROM 223.2.42.*
所以是有些,不是全部。而且真要按现在的趋势下去。院士还好说,长江杰青真不一定。
【 在 Jokeson 的大作中提到: 】
: laf,对于这些院士、长江来说,科技部、工信部有啥区别,他们都能找到关系
: :
--
FROM 180.110.137.*
难熬是难熬,院士肯定可以熬过去,以后还是风光的,毕竟已经是科研界最顶层。除非有问题被开了。长江杰青大部分是基础研究,如果真的经费投放发生变动,很多熬不过去的。如果各个部位再搞些帽子稀释,可能就一蹶不振了。
【 在 isotropic 的大作中提到: 】
: 院士今年最难熬 ...
--
FROM 180.110.137.*
那时候还是学部委员,是个职位,并没有明确是最高学术头衔。现在很难办,因为对标的事国际上其他国家的院士。而长江杰青这没有这个问题,直接取消了也没啥问题。
【 在 isotropic 的大作中提到: 】
: 船大不好掉头,也不要神话院士
: 话说40年前,最值钱的是博导,得国务院授予,那时候院士不值钱,好多老院士的心病是还没有评上博导,四处活动,经常被人鄙视。那时候学风真好,拿成果说事,不拿资历和头衔说事
--
FROM 222.192.2.*
又不是青椒要整顿科技界,是上头要整顿。每次整顿别管最后效果如何,出一批倒霉蛋还是正常的。长江杰青层次正合适。
【 在 wayfin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震惊了
: 青椒还担心帽子一蹶不振了
:
--
FROM 222.192.2.*
这有啥,范冰冰不就一蹶不振了?又不是青椒要整顿科技界,是上头要整顿。每次整顿别管最后效果如何,出一批倒霉蛋还是正常的。长江杰青层次正合适。
【 在 wayfin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震惊了
: 青椒还担心帽子一蹶不振了
:
--
FROM 222.192.2.*
其实我觉得当时是明确了院士的行政性质。当时叫学部委员,是个职位,并不代表你就是学术最高水平,可能是因为领导能力高。这样逻辑好像更顺。
【 在 isotropic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采用美帝制度,评博导要其他学校同行评议,大家觉得这个院士,建国后他当学校领导,就没有做什么学术工作,所以坚决不同意他评博导。八十年代末博导评审下放学校,就现在这样,你全家都是博导
: 哪个时候真正提现院士的荣誉性质。
--
FROM 180.1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