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指出问题难,解决问题更难
不被认可,没钱阿
【 在 jinpp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主席说的对,老九们的骨头就是软,总想着被别人评价进而认可
--
FROM 222.134.129.*
其实和科研一样,关注的不是教学而是可以评帽子的奖项。科研也一样,关注的不是科研而是可以给评帽子加分的东西。现在既然教学奖项可以加分,能加分的教学奖项就成了香饽饽,不能加分的奖项仍然没人理。
【 在 ohios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这里有帽子的,根本不理睬教学的奖项。可能学校差别
--
FROM 223.2.37.*
这就是帽子的威力啊。只有和帽子相关的才关注。
【 在 ohios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这里的都是小帽子,那种没希望长江啥的烂帽子,所以也不关注
--
FROM 223.2.37.*
那就更没必要想这种问题了,经费问题都没解决连软骨都没有,人家让灌水就灌水,让堆帽子就堆帽子吧
【 在 ohios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被认可,没钱阿
--
FROM 107.182.27.*
去论文化评价。转为物质化评价,可视化评价。
物质化,可视化评价,政府做中介,帮忙联系企业,建立技术交易市场,大学教师帮企业做事,最直接的评价是增加多少货币收入。
【 在 ohios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问一个问题,国内的科研如何评价?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西方的东西很难照搬。不说别的,大家的教学考核是怎么弄的没点数吗?这个可是没帽子的影响,照样一堆人觉得不合理。
--
FROM 120.229.22.*
我期待有人从10年的尺度来评价中国科研。
现在科研问题非常大非常多,我认可。但03年我刚接触科研的时候,那时候科研更是惨得要死,根本就没啥仪器,钱也非常少,连英文文献都买不起,那时候的科研圣杯就是发SCI和引进海归。因为海归会做科研会写SCI。那时候以SCI篇数和IF为神。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科研从影响5以上的论文都困难,到现在大面级在顶级期刊上灌水,灌得欧美同行都受到挤压。与此同时,我看到印度,伊朗送来的稿子,大部分还是质量非常差,我不知道这些国家的科研是以什么为考核指标,至少中国现在在文章上能跟美国日本欧洲PK了
后来肯定是觉得光数SCI不太行,所以出现了帽子。下一步可能是想追求科研实用化,解决重大问题。中国科研的问题非常多,但又永远不可能变成美国那样,帽子到底对不对,这些现在都不好说。
【 在 ohios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问一个问题,国内的科研如何评价?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西方的东西很难照搬。不说别的,大家的教学考核是怎么弄的没点数吗?这个可是没帽子的影响,照样一堆人觉得不合理。
--
FROM 124.126.148.*
心里有一杆秤,
西方人为啥不顾及人情?
【 在 ohios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问一个问题,国内的科研如何评价?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西方的东西很难照搬。不说别的,大家的教学考核是怎么弄的没点数吗?这个可是没帽子的影响,照样一堆人觉得不合理。
--
FROM 111.201.152.*
感觉跟具体的人有关。有的人喜欢通吃,有的人一心做好自己的。
【 在 ohios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这里有帽子的,根本不理睬教学的奖项。可能学校差别
--
FROM 183.209.46.*
【 在 jinpp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主席说的对,老九们的骨头就是软,总想着被别人评价进而认可
这不正是政府希望的么
--
FROM 171.13.149.*
绝对合理只存在乌托邦。
这个问题很类似于人治和法治的问题。人治的既得利益者,总会指出法治的瑕疵,以此延缓法治的推行,维持人治的既得利益。
目前出现的问题是:不区分科研和教学,不区分人才和非人才。导致科研挤压了教学,帽子挤压了普椒。
解决的方案其实很简单:“法治”建立规矩。明确将投入分开,一部分投入科研,一部分投入教学。一部分投入帽子人才,一部分投入普通科研人员。
这个分蛋糕的责任,只有领导才能承担。领导是否能大公无私的为了事业去分蛋糕呢?
或者说,不分蛋糕,对领导的个人才是最有利的?不分蛋糕,领导得到的好处:
1. 不用承担责任
2. 维持“人治”,所有蛋糕都是领导说了算。 找来院士专家分配时,总会给领导留一份大的。
3. 更上级的考评制度是有倾向的。只看一个成绩,不看投入总量。
【 在 ohios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问一个问题,国内的科研如何评价?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西方的东西很难照搬。不说别的,大家的教学考核是怎么弄的没点数吗?这个可是没帽子的影响,照样一堆人觉得不合理。
--
FROM 118.24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