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把会评专家名字到处发着请托的
是的。现在就是把以前的恶习换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当成改革。有组织科研就是典型。重视基础研究也是个典型。
【 在 yousel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直是这么玩儿,以前开会,基本上会议一结束,一群人就围到几个帽子那里去了。哈哈,其实一直是有组织地科研。
--
FROM 121.225.54.*
搞不好以后基金委的受贿总额能比基金总额还大,毕竟那么多人靠这个生活。
【 在 mypeony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基金委迟早要出几个两亿处长…
--
修改:zfbdcyj FROM 121.225.54.*
FROM 121.225.54.*
所以还是利益。基金委的牵扯的灰色资金可能远大于基金委管理的资金。一个几十万的项目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每年几万的收入,甚至工作位置。一个几百万的项目可以给很多人带来每年上百万的收入。一个牵扯到几千上万亿资金的部门,没查到经济问题,只能说明是监管黑洞。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以为光受贿?更多是资源交换,你是校长,帮我安排安排人,这个人可能是大佬的近人,以后大佬可以在提拔我的时候出力。
: 交换价值链可以拓展开来,所以这些基金委干部就是要把自己权重搞的大点,制度搞得晦涩,好上下其手,比如说打招呼就是不严管,评委的名单单查询就是不审计。拓展权力,本科生高中生也想管,就是要让基金撬动的支点更多。
:
: ...................
--
FROM 121.225.54.*
就不能意见一致吗?帽子问题我就和victd意见不一致。他认为多发帽子,帽子就没用了。我认为多发也解决不了问题。
【 在 huihaoqil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俩是不是用自己的马甲自己顶自己的帖子,发文风格完全一致。
: 哪里弄到的马甲?
: @victd@zfbdcyj
--
修改:zfbdcyj FROM 121.225.54.*
FROM 121.2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