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家都出去访学过吧,可对美国的科研机制都不清楚
出去就琢磨技术吗,对科研机制完全不管?
--
FROM 218.249.201.*
我有一个认识,一个层次里很多人自己说不出来,但又非常喜欢摆个架子,希望别人认为他懂。这时候只要提高一个层次,很容易就能得到需要的信息。
【 在 FD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成天问来问去有啥意思啊
: 连基本国情,基本科研环境都不懂 哎
:
--
FROM 218.249.201.*
那篇文章还是本人发的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往回翻翻之前的帖子,版上早就说的清清楚楚了
:
--
FROM 218.249.201.*
一方面了解本人认识和表述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了解当下产业届和学术界的问题所在。这样才能结合中国实际和美国经验,为庙堂诸公提供真知灼见。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每天发新帖的目的是?
:
--
FROM 218.249.201.*
何出此言?
【 在 uf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学美国科研机制,现在版上的大部分青椒就失业了。
--
FROM 125.33.91.*
何以见得规模小?很多美国高校的院系人数都不比中国的少啊,何况美国优质高校的数量也多。
【 在 Scatte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规模小要求高。
--
FROM 125.33.91.*
这些都是皮毛。美国教授拉来课题,给学校多少,学校给补贴多少;有了成果和IP,收益如何分配?等等此类问题。
【 在 ufoc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的终身教职数量是固定的,基本上退休一个才增加一个。按照这种模式,中国80%的青椒一直是临时工。
--
FROM 218.249.201.*
美国也有整个学院一起上的大团队,是不是有徒子徒孙就不知道了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 美国不会搞徒子徒孙大团队, “有组织”“集中力量”,即便是大牛也是小团队,十几个人,不像这边上百号人,这样保证技术路线多样性。
--
FROM 218.249.201.*
自己造设备吗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大型设备都是大半个实验室一起上的。
:
--
FROM 218.249.201.*
美国这样搞研究
【 在 feng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篇文章啊?发链接看看
--
FROM 125.3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