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近期,自然科学基金委宣布试点优秀本科生资助,这背后的考量是怎样的?
窦贤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以前在大学工作期间,我都有一个理念,就是争取让一流的科学家给低年级的学生上基础课。比如,我在武大期间给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讲温度的测量,我不是简单地讲温度计,而是结合我的研究经验,运用空间物理等知识,给他们讲如何测量太阳的温度、用激光雷达测高空大气的温度。我会讲得很鲜活,这能让学生们了解到科学研究是有深度的。
今年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一大改革就是把人才资助端口前置。前不久,我们先后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科大等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各大高校确实存在一些学有余力、又有科研兴趣和天赋的本科生。
我们计划在一些高校进行试点,选拔少数优秀本科生进行资助。我们不需要这些本科生像申请杰青一样陈述科研成果,而是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交互式讨论。同时,让新当选的杰青担任评委,跟拟选拔的本科生们探讨科学问题,看他们的科学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对科学是否有热情,这些都是做科研必不可少的素质。此外,我们还要为他们提供参加一些综合性的高端青年科学家论坛的机会。
--
FROM 120.20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