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横向项目定价
甲方老板可比你聪明多了。
【 在 xsgr 的大作中提到: 】
: 蟑螂
--
FROM 175.160.206.172
那你们很厉害 还能做不同领域 佩服
我们只做一个很细分的领域
【 在 zzkGOOD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常一个人写代码,全力码算法代码,一年2-3万行就算很厉害了,更何况你现在还是高校老师不是专职码农。我刚统计了我们组最新 ...
--
FROM 121.31.225.*
我这个没那么好替代 相关技术没看到在国产商业工具里面有 国内水平还差不少
【 在 zzkGOOD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于价格我觉得就是行情价,10万行肯定高估,我估计1万多行就够了,这个工作量也可以接受。现在这种0-1的in-house ...
--
FROM 121.31.225.*
这么多代码,别人想看懂都费劲,以后还是要楼主维护升级
【 在 rehug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企业建立好关系,放长线钓大鱼,没必要一开始就斤斤计较
: 看到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产业化,本身不也是一种成就么?
: 何况,技术是你自己的,虽然贡献了源代码,
: ...................
--
FROM 223.104.122.*
码农专业还是值钱
要是普通院校的生化环材普通教师,一年给你100万横向,心里都想跪下叫爸爸
【 在 flyingjerry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年10万行代码,不是说一般码农一年的码量差不多2万左右么,这样你得请5个人,你自己抓总,5个低端码农一年也得花掉100万起吧,≈你白干
:
--
FROM 27.149.107.*
甲方是傻子?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横向项目定价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Sep 18 00:18:19 2023), 站内
:
: 相当赔。
: 横向项目的正确玩法是,花甲方的钱,自己取得成果,最后告诉甲方没成功。
: 然后自己继续研发或者直接开公司生产,卖给甲方。
:
: 【 在 lorinsz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般是怎么定价的?我最近刚进高校,电子类大规模仿真计算方向。刚和企业谈了一个横向,企业的意思是100-150万区间,买我的code的所有版权,所以我要帮他重新写一遍C++代码,估计是10万行的规模,时间定在1年左右。这个算法国内只停留在学术界,所以对于企业而言,是0-1的
: 黄
: : 啤
: : 各位大咖,这价格算是贱卖了么?其实可以自己创业,但是实在没这个精力。。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175.160.206.172]
--
FROM 114.84.247.*
本来就是灌水,全看本事
【 在 jxt 的大作中提到: 】
: 甲方是傻子?
:
: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修改:FLYBBS FROM 175.160.206.172
FROM 175.160.206.172
我只说我了解的情况,你可以自己判断。一般在connection不到位的情况下,卖源码差不多100-200是正常价格,如果connection到位,联合申请一个10亿的项目也不稀奇,现在这两年类似的项目很多。不过抛开这些不谈,纯粹从实际产出来衡量,没有经过充分工程验证的CAE求解器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值钱,cae仿真模型其实简化了很多,跟实际差距很大。而且我觉得,有时候不要单从一锤子买卖来衡量这个项目,如果能谈下来,一般后续是源源不断的合作。比如业内某企业跟北大一个老师合作,应该就是用了那个老师的代码,他们现在还保持很密切的合作关系。
【 在 lorinsz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这个没那么好替代 相关技术没看到在国产商业工具里面有 国内水平还差不少
: 【 在 zzkGOOD 的大作中提到: 】
: : 至于价格我觉得就是行情价,10万行肯定高估,我估计1万多行就够了,这个工作量也可以接受。现在这种0-1的in-house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82.48.105.*
为啥要重新写,印象里好多代码间自动转化的软件啊,你只需要测试就行了,能节省不少时间的。
【 在 lorinsz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是怎么定价的?我最近刚进高校,电子类大规模仿真计算方向。刚和企业谈了一个横向,企业的意思是100-150万区间,买我 ...
--
FROM 223.102.42.*
你们行业我完全不懂,给不了太多建议了。
1. 我跟企业和中介,风投,打交道很多年。国内的契约精神要稍差点,找人要钱比给别人钱要难得多
2. 很多时候确实存在高校的人高估自己成果价值的情况,或换个角度看,企业的人很扣门,每一分钱都跟要了他的命一样,不在乎钱的是政府。
3. 如果要签,最好用学校签,不过学校的产学研,与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经费使用不相同。
【 在 lorinsz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意见,真不是什么炫耀,我和大部分青椒情况有些不一样,快40了才进高校,之前一直在工业界里的top公司做第一线研发,所以经验比较丰富,这个方向的产业化技术和各种技术窍门也很熟。不过之前一直在国外,现在刚回国内,对这种项目定价,国内企业的玩法,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才来寻求一些意见。我看下来,确实就算150万,卖掉所有的版权是有些偏低的,毕竟我自己的组以后做研究也要依靠这些代码。
:
--
FROM 124.12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