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华为的星闪是什么通信技术?
物理层用了极化码,超短时隙结构;极化短码在性能上有优势。华为应该是把极化码的吞吐率做上去了。
MIMO也有,接入方面沿用的还是SLOT ALOHA类的体制。
--
FROM 36.112.29.*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星闪的重点根本不在通信物理层,工程瓶颈是产品设计
: 哪怕是天线的物理设计,材料工艺,都比MIMO这种虚的概念要靠谱。
: @mizhahu你和张瑞搞的东西压根用不上。
: ...................
这话呢也对,也不对。
物理层编码还是重要的,华为还是因为手里抓了一大把极化码的核心专利,所以弄个基于极化的传输协议,知识产权都在自己手里。
极化的瓶颈在于吞吐率,华为在星闪的实现上把极化码的吞吐率做上去了,也是有新东西的。
--
FROM 36.112.29.*
【 在 mizhahu 的大作中提到: 】
: slot ALOHA 感觉比CSMA要落后
slot ALOHA和CSMA不就是一回事吗,slot ALOHA的含义我个人理解更广泛些。
只要是没有统一调度的、时隙化的随机接入方式,都属于slot ALOHA,CSMA只不过是接入碰撞后的一种退避策略而已
对应slot ALOHA的后续是编码slot aloha,以及再后来的massive multiple-access,这些都是允许碰撞,并把碰撞的时隙等价为信号叠加的节点,多个时隙做联合处理。
现在所有的实用化随机接入,都是基于slot ALOHA的。
--
FROM 36.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