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很多烂校毕业的,最后也获得了名校教授职位。
考核标准有问题呗。
好学校的人或者说真有本事的人,怎么好意思换汤不换药灌一堆。
【 在 kevinjoseph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做到的,科研对智商要求很高吧
--
FROM 175.160.202.120
应该说目前高考不行,以前的高考还是能的。
【 在 longmarchno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说的好 高考筛出来的并不代表智商绝对高(只能说高智商的比例多一些) 美国大学本科生筛选跟中国高考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美国名校不仅仅看学习分数,还看很多其他指标,
: 有个很好的例子 诺奖主钱永键和他哥哥 前者中小学一般维持在班里10名左右 后者永远第一名 后者现在也就是一般水平的教授
--
FROM 175.160.202.120
聪明人不会把一生都耗尽生化环材人文学科的。
读完学位赶快跑。大千世界可比上面这些学科丰富多彩多了。
【 在 pen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在99年扩招前有可能可以这么说,虽然也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概率很小。但在大规模扩招后,还上烂校的智商就是不行,张口闭口好老师考试诀窍的,可能活到退休都没认识到自己的智力问题,只会大而化之的说些“面对未知世界”的大道理
: 当然反过来说,智力最高的确不一定等于科研最顶尖,尤其是生化环材人文学科
--
FROM 175.160.202.120
那是当年的高考,现在的高考是两回事,很难拉开差距。
【 在 longmarchno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一点赞同 张益唐北大本科的时候数学成绩第一 而且比第二名拉开巨大的差距
: 考上清北的高考分数 完全谈不上天分和灵感
--
FROM 175.160.202.120
我的意思是天才一直有,但是筛选出了问题,就给筛到别的学校,不搞科研了。
现在的考试完全拉不开差距,典型的就是中考,高考的分数也毛得厉害。
【 在 longmarchno1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难说的 一个清北的数学、物理本科班级里 可能好几届都没有天才型的 出现一个,当然跟同班同学有巨大差距 张益唐显然是天才型
--
修改:FLYBBS FROM 175.160.202.120
FROM 175.160.202.120
这个倒是,在追求及格就行的大学里,分数很容易就有差距了。
天才就是无论什么角度都是和普通人不一样。
【 在 longmarchno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差距是在大学里数学成绩的差距呀
--
修改:FLYBBS FROM 175.160.202.120
FROM 175.160.2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