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种科学家为何获得不了诺奖?
这些工作,哪些真正是他的成果?这些工作,除了发表,哪些是真正的成果?
不过一个忽悠的包工头而已
【 在 daru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中林院士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期刊论文2100余篇(其中13篇发表于Science,7篇发表于Nature,65篇发表在相应子刊上),200余项专利,7部专著和20余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受邀做过1000余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是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期刊Nano Energy的创刊者与现任主编。截止到2022年11月1日,google学术论文引用35万次以上,h因子(h-index)287。全球材料科学总引用数和h指数排名世界第一; 世界横跨所有领域前10万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综合排名第3位,其中2019年和2020年年度排名第1位。
:
: 王中林院士是国际公认的纳米能源研究领域奠基人,首次将纳米能源定义为“新时代的能源”,将分布式能源定义为“高熵能源”,开创了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研究的领域,对物联网、传感网络、人机界面、医学健康、穿戴式/柔性电子学、安全防护、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器件、LED、光伏电池等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凭借在微纳能源和自驱动系统领域的开创性成就,荣获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James C. McGroddy新材料奖、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MRS Medal),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合作奖,2018年世界能源领域的最高奖项——“埃尼奖”,并斩获2019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
FROM 222.131.59.*
2100篇论文有几篇是自己动手写的,他只是manage his name on 2100 papers
--
FROM 27.16.151.*
高熵能源…… 他到底热力学第二定律学懂了没有?从熵高的体系来输出高品质能源是熵减,要实现熵减就要从外部做功,搞不好输出的电力还不能抵消外部做的功。
【 在 daru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中林院士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期刊论文2100余篇(其中13篇发表于Science,7篇发表于Nature,65篇发表在相应子刊上),200余项专利,7部专著和20余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受邀做过1000余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是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期刊Nano Energy的创刊者与现任主编。截止到2022年11月1日,google学术论文引用35万次以上,h因子(h-index)287。全球材料科学总引用数和h指数排名世界第一; 世界横跨所有领域前10万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综合排名第3位,其中2019年和2020年年度排名第1位。
:
: 王中林院士是国际公认的纳米能源研究领域奠基人,首次将纳米能源定义为“新时代的能源”,将分布式能源定义为“高熵能源”,开创了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研究的领域,对物联网、传感网络、人机界面、医学健康、穿戴式/柔性电子学、安全防护、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器件、LED、光伏电池等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凭借在微纳能源和自驱动系统领域的开创性成就,荣获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James C. McGroddy新材料奖、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MRS Medal),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合作奖,2018年世界能源领域的最高奖项——“埃尼奖”,并斩获2019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
FROM 183.6.9.*
是不是亲力亲为无所谓,关键是这么多专利有没有真正的转化应用?
【 在 papo 的大作中提到: 】
: 挺想知道这位自己亲力亲为(不是包工头那种挂名的)写了几篇论文(包括专利,书籍等)
--
FROM 119.132.59.*
这就是典型的学阀门阀,活的很风光,其实再很多人心里就是个垃圾
【 在 daru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中林院士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期刊论文2100余篇(其中13篇发表于Science,7篇发表于Nature,65篇发表在相应子刊上),200余项专利,7部专著和20余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受邀做过1000余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是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期刊Nano Energy的创刊者与现任主编。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FLA-AL20」
--
FROM 117.136.116.*
其实,这也没什么
美国大老板也算是包工头吧
关键的是有没有重大的理论突破,有没有重大的应用
如果做不到这点话,发再多文章也不可能拿到诺奖的
(诺奖不是炒作,也不管发多少篇文章,是货真价实的进展和突破)
【 在 shiy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工作,哪些真正是他的成果?这些工作,除了发表,哪些是真正的成果?
: 不过一个忽悠的包工头而已
:
--
FROM 117.32.153.*
灌水
【 在 darua 的大作中提到: 】
:
: 王中林院士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期刊论文2100余篇(其中13篇发表于Science,7篇发表于Nature,65篇发表在相应子刊上),200余项专利,7部专著和20余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受邀做过1000余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是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期刊Nano Energy的创刊者与现任主编。截止到2022年11月1日,google学术论文引用35万次以上,h因子(h-index)287。全球材料科学总引用数和h指数排名世界第一; 世界横跨所有领域前10万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综合排名第3位,其中2019年和2020年年度排名第1位。
:
: 王中林院士是国际公认的纳米能源研究领域奠基人,首次将纳米能源定义为“新时代的能源”,将分布式能源定义为“高熵能源”,开创了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研究的领域,对物联网、传感网络、人机界面、医学健康、穿戴式/柔性电子学、安全防护、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器件、LED、光伏电池等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凭借在微纳能源和自驱动系统领域的开创性成就,荣获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James C. McGroddy新材料奖、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MRS Medal),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合作奖,2018年世界能源领域的最高奖项——“埃尼奖”,并斩获2019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
#发自zSMTH-v-@OPPO PBAM00
--
FROM 223.104.39.*
他连美国院士都不是
【 在 darua 的大作中提到: 】
:
: 王中林院士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期刊论文2100余篇(其中13篇发表于Science,7篇发表于Nature,65篇发表在相应子刊上),200余项专利,7部专著和20余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受邀做过1000余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是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期刊Nano Energy的创刊者与现任主编。截止到2022年11月1日,google学术论文引用35万次以上,h因子(h-index)287。全球材料科学总引用数和h指数排名世界第一; 世界横跨所有领域前10万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综合排名第3位,其中2019年和2020年年度排名第1位。
:
: 王中林院士是国际公认的纳米能源研究领域奠基人,首次将纳米能源定义为“新时代的能源”,将分布式能源定义为“高熵能源”,开创了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研究的领域,对物联网、传感网络、人机界面、医学健康、穿戴式/柔性电子学、安全防护、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器件、LED、光伏电池等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凭借在微纳能源和自驱动系统领域的开创性成就,荣获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James C. McGroddy新材料奖、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MRS Medal),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合作奖,2018年世界能源领域的最高奖项——“埃尼奖”,并斩获2019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
--
FROM 49.93.254.*
他要是生活在七十年前,就是第二个李森科
【 在 darua 的大作中提到: 】
:
: 王中林院士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期刊论文2100余篇(其中13篇发表于Science,7篇发表于Nature,65篇发表在相应子刊上),200余项专利,7部专著和20余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受邀做过1000余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是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期刊Nano Energy的创刊者与现任主编。截止到2022年11月1日,google学术论文引用35万次以上,h因子(h-index)287。全球材料科学总引用数和h指数排名世界第一; 世界横跨所有领域前10万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综合排名第3位,其中2019年和2020年年度排名第1位。
:
: 王中林院士是国际公认的纳米能源研究领域奠基人,首次将纳米能源定义为“新时代的能源”,将分布式能源定义为“高熵能源”,开创了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研究的领域,对物联网、传感网络、人机界面、医学健康、穿戴式/柔性电子学、安全防护、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器件、LED、光伏电池等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凭借在微纳能源和自驱动系统领域的开创性成就,荣获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James C. McGroddy新材料奖、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MRS Medal),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合作奖,2018年世界能源领域的最高奖项——“埃尼奖”,并斩获2019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
#发自zSMTH-v-@Xiaomi MI MAX 2
--
FROM 58.243.250.*
妈呀,2100余篇
一天写一篇要写7年
一周写一篇要写49年
还做了1000次学术演讲
一周讲一次要讲20年
学术科研能力太逆天了,这创新能力谁敢瞧不起中国科研?
【 在 darua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这种科学家为何获得不了诺奖?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Oct 16 18:59:20 2023), 站内
:
: 王中林院士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期刊论文2100余篇(其中13篇发表于Science,7篇发表于Nature,65篇发表在相应子刊上),200余项专利,7部专著和20余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受邀做过1000余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是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期刊Nano Energy的创刊者与现任主编。
: 截止到2022年11月1日,google学术论文引用35万次以上,h因子(h-index)287。全球材料科学总引用数和h指数排名世界第一; 世界横跨所有领域前10万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综合排名第3位,其中2019年和2020年年度排名第1位。
:
:
: 王中林院士是国际公认的纳米能源研究领域奠基人,首次将纳米能源定义为“新时代的能源”,将分布式能源定义为“高熵能源”,开创了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研究的领域,对物联网、传感网络、人机界面、医学健康、穿戴式/柔性电子学、安全防护、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器件、LED、
: 夥绯氐燃际醯姆⒄咕哂欣锍瘫庖濉F窘柙谖⒛赡茉春妥郧低沉煊虻目葱猿删停倩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James C. McGroddy新材料奖、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MRS Medal),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合作奖,2018年世界能源领域的最高奖项——“
: 埃尼奖”,并斩获2019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111.197.238.*]
--
FROM 114.25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