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种科学家为何获得不了诺奖?
发文章像发大水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黄维院士迄今发表论文4320篇,引用量80110,真牛!近几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如下:
: 2021年76篇,2020年524篇,2019年573篇,2018年485篇,
: 2017年498篇,2016年379篇,2015年308篇,
: ...................
--
FROM 122.96.156.*
更牛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黄维院士迄今发表论文4320篇,引用量80110,真牛!近几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如下:
: 2021年76篇,2020年524篇,2019年573篇,2018年485篇,
: 2017年498篇,2016年379篇,2015年308篇,
: ...................
--
FROM 183.220.5.*
中国式院士!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黄维院士迄今发表论文4320篇,引用量80110,真牛!近几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如下:
: 2021年76篇,2020年524篇,2019年573篇,2018年485篇,
: 2017年498篇,2016年379篇,2015年308篇,
: ...................
--
FROM 14.212.4.*
如果他的篇数和引用数都减少到现在的十分之一反而更让人信服。
【 在 lengxi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妈呀,2100余篇
: 一天写一篇要写7年
: 一周写一篇要写49年
: ...................
--
FROM 117.136.45.*
美国搞纳米灌水的院士多了,咋那么不待见他呢?
【 在 mchh2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连美国院士都不是
:
--
FROM 111.201.29.*
他的摊子比杨培东 戴宏杰这些大得多,不知道为啥上不了院士
【 在 lsg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搞纳米灌水的院士多了,咋那么不待见他呢?
--
FROM 114.218.28.*
懂的都懂
好多院士同时挂n个项目负责人,评奖专利文章专著都划拉给自己,其实连项目是干啥的都不清楚
认真搞科研的行业奠基人, 因为不善于拉关系,反而评不上
【 在 drifter777 的大作中提到: 】
: 2100篇论文。。。每周一篇风雨无阻也要42年。。。。要么是跟乾隆作诗一样的口水论文,要么就是手下人论文都挂他一作,就是 ...
--
FROM 139.214.246.*
崔毅更年轻,也已经上了院士
【 在 mchh2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的摊子比杨培东 戴宏杰这些大得多,不知道为啥上不了院士
:
--
FROM 162.105.94.*
前几天那个2%科学家,他排名第一,杨老5000多名
【 在 daru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中林院士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期刊论文2100余篇(其中13篇发表于Science,7篇发表于Nature,65篇发表在相应子刊上),200余项专利,7部专著和20余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受邀做过1000余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是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期刊Nano Energy的创刊者与现任主编。
: 截止到2022年11月1日,google学术论文引用35万次以上,h因子(h-index)287。全球材料科学总引用数和h指数排名世界第一; 世界横跨所有领域前10万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综合排名第3位,其中2019年和2020年年度排名第1位。
: 王中林院士是国际公认的纳米能源研究领域奠基人,首次将纳米能源定义为“新时代的能源”,将分布式能源定义为“高熵能源”,开创了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研究的领域,对物联网、传感网络、人机界面、医学健康、穿戴式/柔性电子学、安全防护、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器件、LED、
: ...................
--
FROM 125.33.91.*
他的摊子明显有封闭性。抢占了大量资源,又没有真正的应用。
【 在 mchh2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的摊子比杨培东 戴宏杰这些大得多,不知道为啥上不了院士
:
--
FROM 22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