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回家发现很多以前的学渣考上名校博士成为教授。
哥们就是其中之一,二本出身,混迹在一堆中科大、南大、中大、吉大出身的同事中间,内心也自卑。名校出身的同事评教授答一两次就上了,我答了四次。
事实上,读研期间导师也是优先器重名校来的学生,除非他们实在不成器,二本来的学生多少会被隐性歧视,因此二本出身的人想咸鱼翻身必须付出更多更多的努力,过程很艰辛,而且是绝度少数,并非老铁们说的那么普遍和简单。
我现在也带研究生,985来的学生确实基础好、悟性高,但他们往往想法太多,比较自我和懒散,不堪重用;二本来的比较听话,但资质相对较差,悟性低,也无法委以重任;反倒是211来的,资质和专注力往往都俱佳,更具有培养潜质。当然,以上是我的个人浅见。
--
FROM 120.245.122.*
【 在 gee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这发言能看出你逻辑一塌糊涂,985的学霸看不上你,来得都是学渣,你居然还有优越感,觉得985不过尔尔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这位老铁,我陈述的是自己的感知,是基于事实的,你想多了,也想偏了
--
FROM 120.245.122.*
【 在 feng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有道理,尤其是最后对二本、985和211学生的评价。
: 但我想补充一个猜测:往往突破性成就还是985学生做出来的,懒散当然不可取,但自我,有可能是把双刃剑,不这样就很难有天马行空的新想法,也就不太容易作出突破性成就。当然了,能有突破性成就的是极少数,大部分在这条道路上是当了炮灰或者试错品。
: 你说的211学生更具培养潜质,应该是指按部就班地做一些推进型工作,这种工作有一定的价值,出成果的概率也更大。
认同,突破性的成果是天才加努力才可能取得的
--
FROM 120.24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