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篇文章写的真是有同感
房产是资产收入的象征
其实就是马克思对资本利得没处理好,现在连个税都不收
先上车得利
【 在 dooob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身份是班主任,地点是广州,通过带的80后和90后两代二本学生进行对比,我觉得比你说得要可靠得多。书里提到当地对这所经济专科学校很认可,所以当年就业形势还是很不错的。
: 作者强调的不是二本学生如何,而是在时代的变迁过程中,这些学生的变化,他们变得失去活力,毕业出路更狭窄,教育的作用愈加式微。作者也在里面提到了房地产,在房地产红利面前,个人努力似乎不值一提。作者黄灯是70后,自身处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教育体制下,毕业包分配,对比
: 谐【孟碌慕逃芨惺艿蕉者的不同。
: ...................
--
FROM 117.147.26.*
这叫不受pua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般来说,北京的企业都不喜欢用北京人,要不是政策限制,一个也不需要,就因为外地的好剥削,本地的就不吃这一套,也不喜欢拼命加班出差
: 上海同理
--
FROM 117.147.26.*
从精英到大众教育的转变,精英时代是正态分布的扁平线以外,大家都感觉不到,
现在大众教育了,进入身边了,别人能上我也能上。
实际上上好大学的人数从来就那么点。
【 在 dooob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大学容易,但上好大学容易么?之前的数据可就说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可见底层上好学校的概率是越来低了。而且即使上了好的大学,找工作容易么?除了大风口的专业,像前些年的互联网之类的,靠自己能进不错的公司,其他找个稳定点的体制内工作不容易吧?找工作不需要资源么
:
--
FROM 117.1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