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逆袭的典范: 科技强国 奋斗有我 | 高会军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
其实问题就在帽子体系。可以通过刷论文拿到帽子,然后就是终身的了。如果没有帽子体系,顶多赚点论文奖励,后来大家发现也就是来来回回的刷,也就没人理了。现在人家有帽子,你还要巴结着。
【 在 missile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段有个学生,07年左右的时候,用一个西尔维斯特不等式来来回回搞了几十篇sci。现在早已经是杰青了。
--
FROM 210.29.134.*
即使这样。爱因斯坦的引用率还是排名很高,而且1905年的文章的引用率还能排的很靠前。牛人就是牛人。
【 在 kickm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进教科书的文章都不引了。所以Einstein的h 因子其实应该乘以一个放大因子。
: 就像现在都不去引用杨先生和Mills的原文。
--
FROM 210.29.134.*
还是选拔体制的问题。不把他选拔出来,或者激励措施没那么强,也不是有人拿他当榜样。所以错的选拔体制不如没有选拔体制。
【 在 missile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二十年前没那么多。
: 他是始作俑者,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FROM 121.229.178.*
其实是官本位的变种,要选拔学术官员。不选拔就不知道如何管理了。而学阀们正好利用这个体系兴风作浪。欧美一样有学阀和各种问题,却没那么严重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想着要选拔学术官员来管理。学术是研究者自己折腾,然后通过行政官员负责保证科研投入的绩效。研究者们干不好就撤销整个领域的资助,撤销整个院系甚至整个学校。
【 在 missile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选拔制度已经持续了二十年,谁能保证下一个二十年就会改变呢?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
: 哎,有时候想想那么多人想run出去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
FROM 121.229.178.*
千年一轮回。
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猜韩愈为啥要写进学解?
--
FROM 121.22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