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年开始搞校长接待日,我准备一些利益无关的问题想去汇报
领导去惹快要退休的人,也是拎不清啊。
到了那个时候,啥话都敢说,啥人都敢怼啊。
【 在 chenyuf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说的我想起一件事 也是我刚当老师的时候 一位快要退休的老教授 提出了几条尖锐的问题
: 然后领导也是批判
: 那位教授说 论年龄和职称 我比你大,但是论嘴大,谁也比不了你
: ...................
--
FROM 218.93.20.*
1、实验室建设,不均衡?有的过度或重复,有的没有进展?
2、科研项目校内选拨,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
3、宣传工作,对内太多、对外太少?
4、学生食堂,太乱?
5、学校对外的开放性,不足?没有针对性?
6、中层副职躺平,权责分配不明确?一言堂?
7、行政干预学术,所有管理行政化、专业人士边缘化?
8、学工过度干涉教学科研,有点同上的感觉?
9、研究生名额分配,没有按需、按项目分,而是按资历、资源分?
10、核心期刊认定不规范,这个还好吧,总归不是一家之言?
11、工会对教师的关心形同虚设,这个全国都一样,屁股决定脑袋、谁给钱为谁办事。
不知道有没有用,会不会被领导难堪?
还好吧。不过,有很多大家都明白,但怎么改呢?谁改呢?既得利益者怎么办?关键还是监督不到位、整改不及时,最后就是积重难返、骑虎难下,改一发而动全身。
整改才是难点。
【 在 meaoa 的大作中提到: 】
: 2024年学校第一次搞校长接待日,自己正高了,不对人只对制度提建议,不担心报复,想着既然搞校长接待日,说明领导还是有心改善现状,自己整理了一些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意见:
: 1、实验室建设
: 2、科研项目校内选拨
: ...................
--
FROM 218.93.20.*
不合理现象多了、不合理的人多了,不合理就逐渐成为了大家默认的合理。
很明显的不合理存在的越久,越难改变。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建议你从这里面选其中一项,一次就一项,但是要说的有理有据,重点是给出解决办法和建议措施。
如果这样去汇报,会让校长感觉是在抱怨。
感觉这里面最要紧的事项目申报、内部评审的事,但是,这个是既得利益者的根据地,很难撼动。
大领导和谁近?还是那些既得利益者。
让谁上,可能最终学校获批的名额都差不多,所以,校长就不会多管。
这个也容易得罪人,以后会被穿小鞋。一定不能说上去的都是领导的人,而是应该给出更加科学的内审方法,比如不应该分配到学院名额,而应该全校通评,让科技、社科处组织评,虽然权力集中了,可能滋生新的不公平,但是,至少可以打破现有不公平。
【 在 meaoa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回复的真认真,我也说下自己咋想的:
: 1、实验室建设。主要是解决新进青年教师没有实验室、实验条件(不均衡?有的过度或重复,有的没有进展? )
: 2、科研项目校内选拨。现在国家社科、省、市自然基金都限项申报,比如基金委给学校50个名额,学校给二级学院5个名额(假如10个学院),但每年推荐到学校的都是院长团队的人,有些人辛苦写本子连学院都出不去。(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 )
: ...................
--
FROM 218.93.20.*
最多对于一些人变成了最少,对于另外一些人就变成了没有。
【 在 beta756 的大作中提到: 】
: 9、研究生名额分配,很多学校是大帽子最多3人(院士、杰青、长江、万人),中帽子最多2人,小帽子1人,无帽子最多1人
--
FROM 218.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