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妈呀终于知道啥是“有组织科研”了
现在很多不是钱多少的问题。而是基于钱的各种评审。
【 在 moximo 的大作中提到: 】
: 1万的话按说不争也罢,当基于此的成败感让人很丧。
--
FROM 210.29.134.*
不争不行,少一个项目考核不通过
【 在 moximo 的大作中提到: 】
: 1万的话按说不争也罢,当基于此的成败感让人很丧。
--
FROM 39.170.47.*
特别不恰当的一个例子“丢一根没有一点肉的骨头,然后一片撕咬声”,ε=(?ο`*)))唉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争不行,少一个项目考核不通过
:
--
修改:moximo FROM 134.160.214.*
FROM 134.160.214.*
没办法,博士生天亮供应
【 在 moximo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别不恰当的一个例子“丢一根没有一点肉的骨头,然后一片撕咬”,ε=(?ο`*)))唉
--
FROM 39.170.47.*
年龄偏大快退休的laoshi了,无所谓了,
新来的懵懵懂
中间的是shangmian最不怕的,众所周知,中间的有软肋还要脸面呀
--
FROM 218.241.131.*
科学探索是原理不清楚,需要多样性多分队,发现具有随机性。工程则需要大团队,因为原理基本清楚,要寻找可行性。。现在国家被学阀忽悠,科学也搞有组织科研,本来应该有组织地保持多样性,结果有组织地把技术路线和经费收敛到学阀的少数路线上去了。
外国的学术大牛团队不多,也不近亲繁殖,有意保持多样性。中国的学阀团队庞大,经费向他们集中,结果他们就搞作坊流水线炒菜排列组合式的灌水论文,给社会说他们成果很大。结果真正需要原创突破的地方,都是别人做出的。
--
FROM 183.63.119.*
其实和民国出大师类似。即使不考虑原创这些问题,拉大学阀和普通科研人员的差距也会让人觉得大师更多,成果更显著,虽然实际上成果总量变少了。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学探索是原理不清楚,需要多样性多分队,发现具有随机性。工程则需要大团队,因为原理基本清楚,要寻找可行性。。现在国家被学阀忽悠,科学也搞有组织科研,本来应该有组织地保持多样性,结果有组织地把技术路线和经费收敛到学阀的少数路线上去了。
: 外国的学术大牛团队不多,也不近亲繁殖,有意保持多样性。中国的学阀团队庞大,经费向他们集中,结果他们就搞作坊流水线炒菜排列组合式的灌水论文,给社会说他们成果很大。结果真正需要原创突破的地方,都是别人做出的。
--
FROM 210.29.134.*
同感,遇到同样的问题
而且这个版面,总有人阴阳怪气的评论
【 在 xiaoqi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理解的有组织科研,是大教授们带领大家做大项目。
: 实际上的有组织科研,领头的是学院指派的几个平时阿谀奉承的副教授,美其名曰:召集人。实则实际控制人
: 而这些小喽喽是无法在外承接大项目的
: 所以,学院就将学校里的类似基本科研业务费,教改项目,等等,凡是学校主管的那种有钱的项目,让小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221.222.21.*
你这是不了解现在中学当老师的行情,现在好多人读博就是为了去中学当个老师,要是能去他们肯定不读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xiaoqi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读博真是就是做电池。。。。。。
: 真不如去找个中学做老师
: --
:
--
FROM 114.242.250.*
这风气确实就是卡脖子这几年改的,前二十年不管啥钱都是撒胡椒面的,一卡脖子,找学阀们开了几次会,改成现在这样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现在打着有组织科研的旗号都是摆明了的了。我们学校的基本科研经费首先是资助学校大团队,优势学科,其次是各个学院的大团队,最后是新入职的启动经费。除了启动经费,一个项目就几百上千万。
:
: 其实上面为啥老是集中资源,一个原因就是在上面看来普通老师有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而且这个量很大,比自然基金总额应该还多。所以觉得其他经费没有必要再撒胡椒面。岂不知这个比自然基金还垄断。
--
FROM 114.24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