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申请课题本子大家是一年一新?
她年轻虽然没什么项目,但是架不住年纪大资格老,每年能保证有两三个硕士生招生名额一个博士名额,加上她女儿已经清华毕业在海外了,老公是公务员。自己没事干经常带着学生来我们这,利用我们的条件做实验,尤其是研究生前两年,对学生抓得很紧。所以基本上每年都能发几篇一二区的论文,后来她第二个面上就很顺利,一次命中了。而且她申请的代码不是我们团队主流的,她自己学校面上一年就一二十个,所以她的基金基本是靠她自己几年的坚持拿到的。
【 在 allabo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师姐厉害,每年能发这么多文章。
--
FROM 202.101.102.*
主体内容不好变,但是要结合学术界新发现新概念新观点重新包装一下吧。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一个青年人,一年好不容易攒一点数据,总不好年年该题吧
--
FROM 202.101.102.*
不得不承认,申请基金这事情在大团队好学校的人,不仅仅普遍发表记录好些,眼界也确实普遍要好点,或者说更会包装一些。
差学校,不更努力更多看文献开拓眼界,赌运气其实胜算不大,毕竟至少要说服两个专家给A没人反对,也不容易,而且就算最终能拿下青基,以后面上也没办法接上。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遇到过青年本子,头一年年底的最新文献已经把他的思路做了大半。
: 大概是一套本子年年接着用。这种情况还继续用,要么没看文献,要么赌一把运气评审人不那么投精力。
: 往好处想,考虑到有的环境和水平下,申请只是审一把还能赌运气,不申请啥也没有。
: ...................
--
FROM 202.101.102.*
也可能没看到
【 在 guyilinb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体内容不好变,但是要结合学术界新发现新概念新观点重新包装一下吧。
--
FROM 39.170.47.*
那当然丫,能留在大团队好学校,本身素质就得高啊
【 在 guyilinb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得不承认,申请基金这事情在大团队好学校的人,不仅仅普遍发表记录好些,眼界也确实普遍要好点,或者说更会包装一些。
: 差学校,不更努力更多看文献开拓眼界,赌运气其实胜算不大,毕竟至少要说服两个专家给A没人反对,也不容易,而且就算最终能拿下青基,以后面上也没办法接上。
--
FROM 39.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