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杰青只看近五年的工作?
这就是定位扭曲。本来是个项目,当然要看申请人最近几年的工作。但是实际上是个终身帽子,应该看所有的成果。
【 在 serac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些五年前好几篇顶刊,近五年一篇没有的青椒岂不是完了?
--
FROM 210.29.134.*
这个逻辑很混乱。可能是认为面上项目小?
【 在 serac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面上反而没这要求
--
FROM 210.29.134.*
如果是代表作的话5年之前是代表很正常。一个人如果做科研30年。代表性工作10年一波正常。5年内必须有代表性工作,那就大概率要短平快了。如果是论文全列表,5年内没有文章就有问题了,大概率已经不做科研了。
【 在 karais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说法不对的。你再做什么高大上,深谋远虑的工作,
: 不肯能说5年内拿不出点作品
:
--
修改:zfbdcyj FROM 210.29.134.*
FROM 210.29.134.*
这是代表作,又不是没有文章。五年一个代表作只能说大概率是短平快。
【 在 windring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这种借口来掩饰自己在过去几年没有东西的尴尬是没用的。
--
修改:zfbdcyj FROM 210.29.134.*
FROM 210.29.134.*
你已经被现在的氛围同化了。而且你这种看法的误区就是认为一个工作重不重要在发表的时刻就知道了,这也是现在以刊定成果的逻辑基础。实际上很多时候五年内的工作的重要性都体现不出来,等到重要性出来了,时间已经超过五年了。现在这样的要去就是让你不断的出不大不小的成果,或者是不断的发顶刊。而且别拿话堵人的嘴,就以为自己赢了,也不要以为别人讨厌某事是因为干不了。我自己就是能不断出文章的人,因为要不断应付考核,申请项目,但是我觉得这样并不好,很烦。而且我觉得版上大部分人虽然拿不到帽子,应付这些短平快都没啥问题,不然在现在的高校很难混下去,只是很讨厌这些罢了。
【 在 windring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同意你这个观点。五年一个代表作大概率不是短平快。生化环材里短平快的东西尤其多,可以以月计算,拖个一年半载就可能失去了发表顶刊的机会,物理数学的稍微长一点。选择一个课题,先是切进去发一个文章,再钻进去,做深入一点,思考深入一点,做一个更好的工作,这两个阶段一共5年足够了。如果5年都还做不出像样的工作,90%的人眼光和脑子都不大灵光,不太适合做科研。被淘汰也情有可原,为国家省钱。别杠,如果我是这样被淘汰的,我也服气。早点认清自己,早点与自己和解,没什么不好。另外,面上要求列代表作的意思是展示近几年与申报课题相关的研究基础。在咱们国家,你列5年之外的代表作,要么就是近5年没做什么科研,没拿得出手的东西,要么就是对面上项目没有多少认识。
:
--
修改:zfbdcyj FROM 210.29.134.*
FROM 210.29.134.*
再看看你的逻辑。你只是选出来一批庸才而已。看来你可以当领导,可以不讲逻辑。
【 在 windring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所指的重要性的工作在现实中极少极少。事实上,我所说的标准可以干掉99%的庸才(我也是),这样倒是能够为国家节省不少资源,这样才能回归科研的本质--科研是少数人的事情。现实中被浪费的经费太多太多(包括那些超级大项目),根本不需要撒这么宽的面去为了一两个所谓原创成果浪费上千亿。
:
--
修改:zfbdcyj FROM 210.29.134.*
FROM 210.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