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院士候选人动作真快,已经在收集最近的进库专家了
只要院士有现在的权力,即使把所有有博士学位的都拉进去,一样能运作。除非一个院士上万人评。
【 在 lovefreewind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把中过基金的都拉近库,现在运作院士的成本更高了,一般人更没机会。
--
FROM 210.29.134.*
100个易如反掌,评个面上都有打上百个电话的,评院士联系上千个潜在的评审人很容易,一百个基本上都能找到,更别说名单泄露的可能了。必须上万,专家库上百万,这样即使能找到,也相当于把整个领域都能拉拢住。
【 在 newziq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个方向选100个教授上去评,就够了。
:
--
修改:zfbdcyj FROM 210.29.134.*
FROM 210.29.134.*
面上基本上是个人在运作,立场坚定点就行了。院士是整个单位和小领域在运作,不要说好处,压力也很大。按正常管理逻辑,这个知道名单工作人员应该是院士工作局的人,他受得了几个院士来请托吗?如果没给人家也评上了,对方再小心眼点,这工作没法干了。
【 在 true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爆料,泄露两个面上函评名单就收了十几万,这个院士评审名单值多少钱?相关工作人员能忍住?
--
FROM 210.29.134.*
必须要足够多,超过一定阈值。在阈值之下大概率更差。阈值之上直接相变。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其实评委数量一多,打招呼难度指数上升,因为打招呼是资源交换,你的资源就那么多,分的少了,怎么等价交换别人的支持?
: 其次,评审人要支持也是支持和自己情分多的,和你临时交易那就只能当场兑现,否则为什么不支持和自己好的,支持一个和自己陌生的?
: ...................
--
修改:zfbdcyj FROM 121.225.188.*
FROM 121.225.188.*
最好评审人千人以上。专家库千人,评审还是几十上百人,没啥用处。而且应该有正规单位的博士或者高级职称的都可以参与,然后利用博士毕业证号和职称号随机抽。
【 在 Armagedd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评委数量多才能遏制目前这种疯狂打招呼的恶习。专家库里面几千人,谁也不可能
: 搞得定。
:
--
修改:zfbdcyj FROM 121.225.188.*
FROM 121.225.188.*
主要是不知道数量多少,如果只是上百人,几年之后就不行了,一样能搞定。长江15人一样能搞定,以前也觉得不大可能。上千人会好很多,要搞定一个院士对应的大领域,基本上要靠真正的能力或者威望了。
【 在 RAFTPSU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院士评审,普通教师 研究员都可以收到材料,我一个没帽子的师兄就评审了,所以想搞定全部专家很难很难
--
FROM 121.225.188.*
那是刚开始。领域大的,人数少了其实更好搞定。领域大的需要更多的人参与。
【 在 RAFTPS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领域很大的 很难搞定,我师兄评审的是本科学校的老师,觉得那老师不错,所以让过了
--
修改:zfbdcyj FROM 121.225.188.*
FROM 121.225.188.*
这是没意义的话,干啥都不一定有用。比别人的多就行了。
【 在 wshy 的大作中提到: 】
: 找到也不一定有用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S Max」
--
修改:zfbdcyj FROM 121.225.188.*
FROM 121.225.188.*
所以直接千人评审最好。这样别管有没有人泄露名单,一千人基本上很难罩的住。几十上百人的规模现在看评院士真能搞定。量变会引起质变。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 除非内部有人泄露名单,否则还得攻关这一千人。
: 所以部门的查询评委记录,一定要交给jiwei审计,抓出内贼。
--
FROM 121.225.188.*
专家库大是基础。但是评院士都是单位和一个小领域在推,很难保证名单不泄露。所以不如直接增加评审人数。
【 在 Korrigum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上次评选看来,专家库人数还是很大的
:
--
FROM 210.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