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本中早就指出,人才项目的本质就是双向奔赴
郭嘉需要一批人才,这样才能显示出“成就”。所以就给这么一批人才。
这些人才也努力去争取,来吃下这些项目,接受郭嘉的善意。
比如杰青400,那就是一年有了400杰出青年人才,郭嘉很满意。
那要多一点呢?就再发600个优青,又多了一批人才,培养效果杠杠的,
郭嘉有面子,教育部也有面子,各个学校也有面子,大家都可以说,
增加了这个人才那个人才的,皆大欢喜。
但这一切,都和“科学”无关。不理解的被坑的,也就是些相信“科学”的人。
傻乎乎以为在搞“科学"呢,搞着搞着发现啥都没了。
--
修改:carbon FROM 117.147.26.*
FROM 117.147.26.*
所以你发nc,但不是帽子,那给你10万都是浪费,没能制造“人才”。
各级都没有政绩,郭嘉没有,教育部没有,学校没有,学院也没有。
给你有个锤子用哦。
【 在 dust25 的大作中提到: 】
: 通过国家封神实现学术跃进
: #发自zSMTH@RMX3366
--
修改:carbon FROM 117.147.26.*
FROM 117.147.26.*
那恭喜你了
【 在 dust25 的大作中提到: 】
: 瞧你说的,哪有那么不堪,我再发一篇也能拿到“校青”的帽子
: #发自zSMTH@RMX3366
--
FROM 117.147.26.*
所以说是双向奔赴,是有强大的行政力量在主导的。
不只是基金委
【 在 jin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体系设计的真牛逼
: 每年就这么三百多舣
: 都不够贵清一个学校的预算
: ...................
--
FROM 117.147.26.*
肤浅,这叫以人为本,人才本身就是效益。
培养了400个人才,还不是大效益?
【 在 sml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钱花了没效益
--
FROM 117.1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