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deepseek没有发生在大厂或者高校的杰青大组里?
老话说,军旅之事,以一而成,以二三而败。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杰青大组更僵化。
:
--
FROM 49.85.194.*
不是,这种情况是怕被白piao。自己的idea,都被大佬当成团队的成果,也不给个人奖励了,当成理所当然的。
【 在 po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团队中有什么“大佬”,这个团队就不会出什么创新,大家都唯唯诺诺不敢说自己的新想法,大佬自己又思维固化。
--
FROM 49.85.194.*
我刚才说了,私企运作模式才行。
比如,你得砸钱。高校的思维都是让学生白干,还得倒贴。
还得老板和员工一条心去做这个事去赚钱。
高校天然的管理松散,教授,学生,都是各想各的,人人手头一堆杂事,心思也都不在项目上。
最大头的就是文章,高校70%精力花在写文章本身这个行动上,而私企人家就是直接做产品。
【 在 pkupct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既然高校并不缺乏人才,为什么搞不出来这样的东西呢?
:
: #发自zSMTH@RMX3366
--
FROM 49.85.194.*
错了,科研靠的就是科学家,不是工程师。
问题是,谁是科学家,谁是工程师?不是头衔是科学家的,不是头衔是工程师的。
deepseek的员工,从行政上雇佣上来看,是“工程师”,但是实际干的事是“科学家”。
高校的很多教授,大佬,头衔上是“科学家”,但是实际干的是“工程师”。
【 在 hondro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照这个逻辑推下去,就是科研不该干商业的事儿,但是为啥现在科研干了呢,我想一方面是,纯基础学科方面,现在没啥可干的了,或者至少不需要这么多人干了,可预见的未来是垃圾实践,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创力更靠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
: 另一方面就是,国家现在大环境要求必须干这些,老美天然的依赖商人,我们不行。
--
FROM 49.85.194.*
矛盾,你说创新靠工程师,而我说创新靠科学家。
Hinton就是科学家。
【 在 hondro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咱俩说的不矛盾呀。
--
FROM 49.85.194.*
有障碍,高校想用免费的学生去做,公司是百万年薪的几十人全职团队去做。
【 在 pkupct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这并不是幻方的核心优势,幻方用算法和各种优化把算力需求大幅降下来才是,这些工作在高校做并没有障碍
:
: #发自zSMTH@RMX3366
--
FROM 49.85.194.*
都想免费白piao学生,人家企业都是给百万年薪。
技术天才又不是傻子,当然不会给你白piao。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说姐青大组没算力,更有动力死磕算法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49.85.194.*
瓶颈就在于 scale up啊。
原型都有,清华,复旦,很早就宣布自己有了。
【 在 pkupct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一个原型跑通没障碍,原型scale up由商业力量推动
:
: #发自zSMTH@RMX3366
--
FROM 49.85.194.*
清华刘知远吧
【 在 zhaocd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也可以了解deepseek里面员工是否出自什么高校什么导师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49.8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