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颠覆性技术,大热团队必死
科技要百花齐放,不一定哪条路线就成功,而颠覆性技术,是不可能出现在大热团队的,因为该路线的可能性已经被穷尽了,大热团队由于靠这个上了帽子,路径依赖,思维惯性,也不可能去颠覆自己的思路。
所以郭嘉期盼颠覆性技术,一定要有组织地保证路线多样性,而不是有组织地收敛到学阀的少数路线。
我们郭嘉比较可笑,搞颠覆性技术都是找大热团队,集中资源到大热团队,其他路线被扼杀,简直是南辕北辙,拿不到诺贝尔奖图灵奖是正常的。
--
修改:victd FROM 125.88.24.*
FROM 125.88.24.*
是的。以前大家拿欧美的例子说事儿,很多人说是国情不同,崇洋媚外。现在国内例子也很多了,不知道他们还有啥说法。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技要百花齐放,不一定哪条路线就成功,而颠覆性技术,是不可能出现在大热团队的,因为该路线的可能性已经被穷尽了,大热团队由于靠这个上了帽子,路径依赖,思维惯性,也不可能去颠覆自己的思路。
: 所以郭嘉期盼颠覆性技术,一定要有组织地保证路线多样性,而不是有组织地收敛到学阀的少数路线。
: 我们郭嘉比较可笑,搞颠覆性技术都是找大热团队,集中资源到大热团队,其他路线被扼杀,简直是南辕北辙,拿不到诺贝尔奖图灵奖是正常的。
--
FROM 114.222.171.*
北京不是有个智源研究院嘛,专搞大模型的,一堆响当当的专家。
------------
这些专家团队,如果是高校的,是不懂工程的,只会灌水。
而且灌水只会追热点,让它能自发挖掘新思路是不会的,
打惯了追击战,是打不了攻城战的。
--
FROM 125.88.24.*
多样性,不仅是生态价值的赋存,也不仅是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所赖,对社会的活力、后劲也是关键。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本来就应该推崇多样性,至少在技术领域应该这样。动则大团队依赖,大团队达到了压倒性甚至独占性的地位,这就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原理。其实,留下一定余地给寂寂无名者,对多样性就够了。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技要百花齐放,不一定哪条路线就成功,而颠覆性技术,是不可能出现在大热团队的,因为该路线的可能性已经被穷尽了,大热团队由于靠这个上了帽子,路径依赖,思维惯性,也不可能去颠覆自己的思路。
: 所以郭嘉期盼颠覆性技术,一定要有组织地保证路线多样性,而不是有组织地收敛到学阀的少数路线。
: 我们郭嘉比较可笑,搞颠覆性技术都是找大热团队,集中资源到大热团队,其他路线被扼杀,简直是南辕北辙,拿不到诺贝尔奖图灵奖是正常的。
: ...................
--
FROM 219.142.99.*
专家教授没几个真自己搞研究的,都是几千块招一堆读博的学生搞,硕士待得短干活少都不招待见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北京不是有个智源研究院嘛,专搞大模型的,一堆响当当的专家。:------------:这些专家团队,如果是高校的,是不懂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06.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