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斯人已逝
这种文章就是沙币
--
FROM 36.112.3.*
实验室里怎么减贫
--
FROM 123.112.65.*
减贫靠的是120篇文章?确定不是春秋笔法?
--
FROM 218.2.216.*
查了下,材料与新能源专业,怪不得120篇。宁夏大学这种地方,不值得这么拼吧。
--
FROM 121.28.82.*
【 在 PRK 的大作中提到: 】
: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灯光永远凝固在了41岁。李海波教授用120篇论文点亮了减贫研究的夜空,却没能等到亲手栽种的学术森林成林。他的学生说"凌晨两点的邮件总是秒回",这种燃烧自我的科研态度,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如果是关系到国家重大发展的关键科技的关键时期,值得这么拼搏
否则,可能没必要这么拼吧
教授,透支生命,英年早逝,是不是国家的损失呢?
--
FROM 111.207.1.*
一个41岁的人发表120篇文章,这绝对不是好话
【 在 PRK 的大作中提到: 】
: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灯光永远凝固在了41岁。李海波教授用120篇论文点亮了减贫研究的夜空,却没能等到亲手栽种的学术森林成林。他的学生说"凌晨两点的邮件总是秒回",这种燃烧自我的科研态度,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
FROM 111.42.148.*
这样好pua学生,你看我多努力工作!
【 在 trace2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不能中午2点或者早上9点发邮件呢?一定要凌晨2点?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11.193.245.*
这个倒是可以理解的。挂名的文章多啊。
现在你要评帽子,不说挂名的,就说一作通讯文章少于50篇,估计评为都不带看的吧
【 在 rocka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41岁的人发表120篇文章,这绝对不是好话
:
--
FROM 210.72.80.*
这不自找的吗,唱什么赞歌……
【 在 PRK 的大作中提到: 】
: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灯光永远凝固在了41岁。李海波教授用120篇论文点亮了减贫研究的夜空,却没能等到亲手栽种的学术森林成林。他的学生说"凌晨两点的邮件总是秒回",这种燃烧自我的科研态度,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
FROM 218.108.210.*
一天当两天过了呗
【 在 PRK 的大作中提到: 】
: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灯光永远凝固在了41岁。李海波教授用120篇论文点亮了减贫研究的夜空,却没能等到亲手栽种的学术森林成林。他的学生说"凌晨两点的邮件总是秒回",这种燃烧自我的科研态度,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Pro Max」
--
FROM 116.13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