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高校里面除了能做漂亮的理论结果,解决业界实际问题真的太难了
刚才居然没发出来。
1)同意你的观点: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可参与程度,远比资源重要
2)从基本面来说,高校不缺资源,高校里大牛可以拿到数千万经费,可以有好几个年轻老师十几个博士几十个硕士来做事,做不出来大家也不会破产;有几个企业能这样子投入?
3)但是:高校里资源严重不均衡。大多数时候,能够拿到许多经费的老师,都已经把自己变成政治家、商人,不是科研工作者了。
【 在 thjzl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是,根子是不知道需求,其次才是你上面说的资源,
--
FROM 115.196.70.*
是啊,我也觉得一个关键可能是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代沟比较大。
接触过许多企业,但是发现他们没有做好接这些技术的准备。他们想象的是:我出了钱,然后我就应该可以如何如何了。但实际上,高校把技术转过来,如果企业这边没有在理论上能大致听懂的人,没有完善的研发团队,技术是承接不过来的。我遇到过几个横向,都是对方说想做某件事,我觉得可以做,然后立个小项目,我做完实验室部分后,需要他们配合提供落地测试条件时,却都很难提供,一个是带我去现场都很难,以至于没法现场做实验,一个是需要他们的硬件就绪都拖了一年没就绪。
打个比方,就好像餐厅抱怨渔船不给自己没见过的好吃的鱼,渔船说我给了啊,餐厅说可是做出来客户不喜欢吃;渔船说我就是帮你把鱼捕回来,做给客户吃当然是你自己做啊;餐厅说是归我做,但是你要先保证这个鱼是好吃的鱼;渔船说,那我还得改行去做厨师,那是不是还得8大菜系都会做,不然也没辙啊
【 在 wwwlb2002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你家媒婆还包生儿子?
:
--
修改:ForSolitude FROM 115.196.70.*
FROM 115.196.70.*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不就是原理样机和工程样机,甚至量产机的鸿沟。大学只能搞原理样机,不要拍胸脯能搞定工程和量产,大学真不懂。 谈交付件的时候要跟别人讲清楚,不要瞎拍胸脯。
这不废话,又不是白痴,这么点钱,怎么可能瞎拍胸脯乱承诺。
但企业里就是没想明白,把委托技术开发想象得跟倒手做生意一样;他们习惯的逻辑,就是付钱,从A处买入货物,然后交付给B,就结束了,东西有问题就找A,然后想办法从B多要钱。但是做技术开发,他们没想到东西给了自己也用不了。比如交付源代码给他们,他们能想到的就是可以去申请软件著作权,但是他们公司可能连个会写代码的人都没有,这个代码给他们也就是收藏着以备后用了。
: 要解决这个鸿沟,要么企业有博士团队,能理解大学的原理。要么大学有工程师工艺师团队,能搞定工程和量产问题。
:
--
FROM 115.19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