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高校里面除了能做漂亮的理论结果,解决业界实际问题真的太难了
高校只能蜻蜓点水,没办法长久的深入研究。
1.没有产品盈利和客户反馈,研发投入不能闭环,不可持续
2.专利和具体实施方案有距离,容易被别人挖坑,就是送菜
3.研发目标,一个是新的解决方向,另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4.研发人员,PI关心帽子和项目,研究生关心毕业和文章。业界人员关心升职加薪。
【 在 dolphi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合我自身经历谈一下吧,欢迎拍砖
: 第一,钱;工业届的实际问题一般都需要千百次的试错,这个试错成本太大了,一般的小企业都经受不起,更别说高校了。就是实验器材烧钱这一点,就劝退太多的人了
: 第二,人;企业里面有完善的培养工程师的机制,员工也愿意参与到这样的机制中。高校里的硕士博士对工程实际的参与意愿完全靠自觉。硕士基本就是一年多在组内干活的时间,博士基本是走理论写论文的路子。
: ...................
--
FROM 112.65.12.*
高校不用996?请问你是哪个单位的?你在我们课题组,估计都毕不了业。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学生在国内号称最牛B的公司,我不知道公司啥水平?还科技战,搞笑,其实就是抄,原创的基本没有。
: 进高校的门槛比进公司高多了,高校才有可能有原创的东西,因为不用996。一些所谓的科技公司,根本招不到顶尖的人才,全是靠庸人堆时间,能出啥好东西?
: 还有,前面的高校普遍瞧不上公司做的东西,也瞧不上公司的扣扣索索,所以清北的老师拿公司项目的比例很低
: ...................
--
FROM 112.65.12.*
挺可惜的
【 在 duxuan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源还是人,一流人才不会在高校
--
FROM 112.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