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高校里面除了能做漂亮的理论结果,解决业界实际问题真的太难了
没有工程师工艺师,东西都是学生做的,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工程做的一地鸡毛。
郭嘉之前把很多技术攻关项目给高校,被坑惨了,现在只给企业院所。
--
FROM 112.96.179.*
有人说大课题组可以请工程师,很多大攻关都是要梁孟松这种总师,你请的起吗?
请普通工程师能干啥,他们能解决的是还能是难题吗?,又想水论文交差?
学阀就不应该掺和工程技术攻关,应该给企业院所。
可是基金委六成经费都是以技术攻关名义给学阀了,结果没啥能用,都是水论文结题。
--
FROM 112.96.179.*
真难题是需要自己真有本事,学阀的有组织科研,靠剥削别人不好使。
--
FROM 112.96.179.*
【 在 adba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灌水的更多
扯,人家又不靠这个拿帽子,灌那么多干嘛?
不像这里密集快速兑现浅层思考,跟饿鬼一样。
--
FROM 125.88.24.*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校为什么要给企业解决问题?没这个必要。每个企业有自己的问题,大部分问题其实没啥学术性,就是试,能有啥意思?你给它解决了问题,也没多少回报,意义不大。
: 工业届的问题,主要是3个,一是他们里面人的水平不行,本来不难的问题能研究一辈子;二是,有些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他们意识不到,还总是异想天开地想解决;三是,有些问题用钱就能解决,他们又不愿出钱。
:
1、不要把烂公司的水平不行,当成工业界的水平不行。现在中国的科技突破,主要是工程技术的突破,都是靠企业。 不难的问题?是高校对实践四体不勤的人以为不难吧!
2、至于不可能解决,如果是原理问题,如果公司有博士团队,是可以发现的,还是那句话,不要以为工业界的水平不行,科技战主要是靠他们打。 高校的本职工作==原创,一坨翔。
3、有些问题用少数钱就能解决?那是你不懂工艺,你以为不要多少钱,人家懂的,知道有多少道道等着烧钱呢。 真能多快好省解决问题,别人为啥不用。
一句话,不要高高在上,对实践工程和工艺指指点点,很多落地的道道你根本不懂。
--
修改:victd FROM 125.88.24.*
FROM 125.88.24.*
科学是原理未清,需要多样性路线,发现有随机性,如果不受昂贵设备限制,应该尽可能多分队,这个适合学校干。
工程是原理已知下寻找可行性路径,可以大团队,可以集中力量,因为随机性小,这个适合企业院所干。
郭嘉一直搞不清科学和工程的区别,也搞不清楚高校和企业研所的分工。
--
修改:victd FROM 125.88.24.*
FROM 125.88.24.*
因为郭嘉搞不清科学和工程的区别,所以学阀和基金委才搞有组织科研,把科学有组织集中到少数路线, 结果就是产出作坊式灌水,真原创没有。然后拿灌水多 夸自己 成果多。
中国现在科技的进步,很多是工程上的进步,是企业院所取得的,是海量工程师996取得的。 和学阀们关系不大,学阀的东西都是学生做的做工程一地鸡毛。学阀本职的工作--原创突破,表现一坨翔。 但是不妨碍学阀拿工程技术的成就给自己脸上贴金,要求“有组织”科研。
基金委呢,配合的好,还六成经费去搞工程技术攻关,然后水论文结题,深得学阀喜欢。
--
修改:victd FROM 125.88.24.*
FROM 125.88.24.*
你这不就是原理样机和工程样机,甚至量产机的鸿沟。大学只能搞原理样机,不要拍胸脯能搞定工程和量产,大学真不懂。 谈交付件的时候要跟别人讲清楚,不要瞎拍胸脯。
要解决这个鸿沟,要么企业有博士团队,能理解大学的原理。要么大学有工程师工艺师团队,能搞定工程和量产问题。
【 在 ForSolitu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我也觉得一个关键可能是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代沟比较大。
: 接触过许多企业,但是发现他们没有做好接这些技术的准备。他们想象的是:我出了钱,然后我就应该可以如何如何了。但实际上,高校把技术转过来,如果企业这边没有在理论上能大致听懂的人,没有完善的研发团队,技术是承接不过来的。我遇到过几个横向,都是对方说想做某件事,我觉得可以做,然后立个小项目,我做完实验室部分后,需要他们配合提供落地测试条件时,却都很难提供,一个是带我去现场都很难,以至于没法现场做实验,一个是需要他们的硬件就绪都拖了一年没就绪。
: 打个比方,就好像餐厅抱怨渔船不给自己没见过的好吃的鱼,渔船说我给了啊,餐厅说可是做出来客户不喜欢吃;渔船说我就是帮你把鱼捕回来,做给客户吃当然是你自己做啊;餐厅说是归我做,但是你要先保证这个鱼是好吃的鱼;渔船说,那我还得改行去做厨师,那是不是还得8大菜系都会做,不然也没辙啊
: ...................
--
修改:victd FROM 125.88.24.*
FROM 125.88.24.*
现在以论文和搞帽子为准神,谁花时间在生产线,谁犯傻。搞一线问题,即很费时间,又发不了啥论文。你扎根产线一年两年,我论文都灌十几篇了。
【 在 wwwlb2002 的大作中提到: 】
: 二十年前我在top2读研的时候,我们老板手下四个课题项目,有两个是通过招标获得的绝对一线制造企业的攻坚克难的课题,而且最后也都比较圆满的解决了问题
: 难道现在高校都不和企业合作了?
:
--
FROM 125.88.24.*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学生在国内号称最牛B的公司,我不知道公司啥水平?还科技战,搞笑,其实就是抄,原创的基本没有。
: 进高校的门槛比进公司高多了,高校才有可能有原创的东西,因为不用996。一些所谓的科技公司,根本招不到顶尖的人才,全是靠庸人堆时间,能出啥好东西?
: 还有,前面的高校普遍瞧不上公司做的东西,也瞧不上公司的扣扣索索,所以清北的老师拿公司项目的比例很低
: ...................
大家看到没有,简直是说平行宇宙的高校。
高校没有996? 哪个青椒不是007,周日还在思考问题? 高校在搞原创? 谁死磕难题,谁傻!
现在高校筛选的都是密集兑现浅层思考的,难问题不碰,坚城不攻,刷灌水指标积极,这些人已经占据了科研的各级帽子,
象张益唐佩雷尔曼这种长期思考深刻问题的在高校已生态灭绝。
有人说,他们上了帽子就会做真科研了,可是长期灌水的根本没有训练到思考深度,打惯了追击战,是打不了攻城战的。
望周知!
--
FROM 125.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