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高校里面除了能做漂亮的理论结果,解决业界实际问题真的太难了
二十年前我在top2读研的时候,我们老板手下四个课题项目,有两个是通过招标获得的绝对一线制造企业的攻坚克难的课题,而且最后也都比较圆满的解决了问题
难道现在高校都不和企业合作了?
【 在 dolphi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合我自身经历谈一下吧,欢迎拍砖
: 第一,钱;工业届的实际问题一般都需要千百次的试错,这个试错成本太大了,一般的小企业都经受不起,更别说高校了。就是实验器材烧钱这一点,就劝退太多的人了
: 第二,人;企业里面有完善的培养工程师的机制,员工也愿意参与到这样的机制中。高校里的硕士博士对工程实际的参与意愿完全靠自觉。硕士基本就是一年多在组内干活的时间,博士基本是走理论写论文的路子。
: ...................
--
FROM 118.250.185.*
怎么,你家媒婆还包生儿子?
【 在 whisven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没有圆满的解决问题,损失谁承担?企业说用了你的方案失败了,大型制造企业失败一次就是几百万的损失,学校赔还是个人赔?
--
FROM 118.250.185.*
擦,真是不一样了啊
我那时候跟的那个项目,去那个山沟沟里的厂子出差好几次,加起来待了两三个月
我那个项目还只能说是个比较小的,另外那个大的项目,他们课题组的几个师兄弟轮流去那个厂子,短的时候十天半个月,长的时候待了半年多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 基金委是工科理科化,工科材料化的推手,
:
: 基金委本来是管基础科研的,可是他又发榜很多工程技术专业的项目。现在大学里面没有国基项目,就没有职称。基金委只会论文验收项目,他没有能力验收实机。
:
: 结果搞的很多工程技术专业的老师只专注水论文,对技术实施毫无兴趣,不愿意进工厂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S-AL00」
--
FROM 118.25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