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企业和高校的商业模式核心:碎片化难题需求外包,不用白不用。
别扯了,大厂的整体水平比高校高很多。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企业运营和研发,遇到的技术难题并不多,很稀少,碎片化。
: 直白一点,企业只需要一帮智商中下的人就够了。
: 遇到硬骨头,也是临时性的,碎片化的,这时候就找高校。
: ...................
--
FROM 183.142.33.*
别扯了,强行贴金。你要说H家有很多技术来自于外研所,那还可能的。
很多核心研发人员是大学教授干的,这话说出来不羞耻吗。
大学的产出是学生干的,这商业化玩家能接受?可能就是甩给你一个边缘性的科研课题而已。
都是高校去申请华为的课题,华为什么时候来申请高校课题了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为很多核心研发人员架构师都是大学教授全职来干的。
:
:
--
FROM 122.230.175.*
来自DEEPSEEK:
华为的产品线负责人通常来自企业界,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背景,而非大学教授。华为的高管和产品线负责人大多是内部培养或从全球顶尖科技公司招募的专业人才,拥有深厚的工程、研发或管理经验。
不过,华为也与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部分高管可能兼任高校的客座教授、顾问或荣誉职位,但这并非其主要身份。例如:
华为高管背景:多数负责人是技术或商业出身,如余承东(消费者BG CEO)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华为多个业务部门任职。
学术界合作:华为会聘请大学教授作为顾问或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如与高校合作的5G、AI研究),但产品线的核心管理仍由企业背景的专家主导。
特殊情况:少数高管可能曾在大学短期任教(如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曾发表学术论文),但属于例外。
总结:华为产品线负责人通常是企业实战派,而非专职大学教授,但部分人可能具备学术合作经历。如需具体信息,可参考华为官网高管团队介绍或公开履历。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查查华为产品线,阿里产品线,很多负责人,都是大教授,IEEE fellow 以上的。
:
:
--
FROM 122.230.175.*
怎么能这么算,那陈海波是复旦毕业的,在上海交大任教。
按这个逻辑,鸿蒙是复旦领头开发的,还是交大领头开发的?
还有陈海波毕业于邵阳隆回高中,那可以说没有隆回高中的艰苦扎实培育,
就不会有鸿蒙系统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鸿蒙,也是大学教授领头的。
: 还有当年阿里智能的华先胜,平头哥。
:
: ...................
--
修改:karaisan FROM 122.230.175.*
FROM 122.23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