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应该一刀切取消高校科研! (转载)
教育很好考核的,直接市场化考核就可以,就看毕业校友的发展情况,校友发展好占据相关公司相关行业领导层,那么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就越大,毕业生就业就会更好,校友给学校的捐赠就会越多。你非要用各种间接指标去考核,那确实没法考核,也会适得其反。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本来教育就没法考核。
: 硬要考核,就只能适得其反。
: 应该考核的就只有一个指标,师德。
: ...................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
二三本的学生也要就业,只不过体现出来的形式不同罢了。你办学的初衷是什么?不就是为相关产业输送能力合格的劳动力嘛,你直接面向企业需求培养学生并且培养质量好,那企业招聘时自然是抢着要的,所以哪怕是进厂上流水线,就业待遇也是能评价的。现在的问题是无论就业率还是毕业生薪资水平统统数据造假,用假数据当然没法评价了。说他诈骗考生和家长毫不为过。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好学校。
: 很多二三本,压根没有任何存在感,怎么考核?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
我觉得恰恰相反,高校就应该积极参与到工程类项目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工程能力,而不是只会搞理论。当然,工程类的项目考核标准也要按照工程实际来制定,而不是像基金委那样用理论研究的考核标准对待工程项目,不但要改标准而且必须严格结题考核。
【 在 envyuu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校逐步停止参与科技进步奖,院士,工程类项目,专注于基金类项目,自然科学奖,服务理论研究和培养学生
: :高校的唯一正确评价就是学生就业。:科研不应该作为评价指标,想搞科研可以自己离开高校开公司去搞,真金不怕火炼。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
之所以总是说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是就业,那是因为就业是比现有目标层次更低的基本要求,默认是不应该有问题的。但现实情况是相当多高校连这个层次更低的基本要求都办不到,连适应社会需求都成问题,妄谈引领社会发展。
【 在 Turningpt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等教育的目标其实和就业还是有区别的,但是好像就业不好,办学也成问题。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
接受高等教育还是应该的,但不应该是现在这种有很大问题的高等教育。
【 在 Torri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门啊,之前有人说了,本不应该有那么多人接受高等教育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
我的意思是不要限制能参与的范围,高校、研究所、企业都可以参与,需要加强的是工程项目的结题考核,采用宽进严出的方式。无论是谁,如果没有能力完成结题考核,那自然会被淘汰,会被加入黑名单,而想参与这些工程项目的高校无论是加强相关能力建设还是联合工程能力强的企业研究所都能解决问题。总之竞争要放开,考核要严格。
此外,我一直觉得英国罗罗公司建立大学技术中心(UTC)这种模式是建立产学研合作生态的很好的模式,应该大规模推广。
【 在 envyuu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校不具备条件,没有固定员工只有新手学生和高标准工程不符合,还要教课也没时间,除了发论文其他技能很弱,应该把工程交给企业和研究所。
: :我觉得恰恰相反,高校就应该积极参与到工程类项目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工程能力,而不是只会搞理论。当然,工程类的项目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
工程项目按指标严格考核是完全可行的,你看卖房赔钱挺好的呀
【 在 envyuu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的人情社会,这种考核注定了一纸空文,靠关系考核,给硬指标还有效一些,就像高考虽然一刀切,但是总体公平可靠
: :我的意思是不要限制能参与的范围,高校、研究所、企业都可以参与,需要加强的是工程项目的结题考核,采用宽进严出的方式。无论是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1.42.148.*
为什么总要设置限制研究类型呢?高校想要参与什么类型的研究应该是学校的自主权利,是不应该设限的。总搞计划经济那一套,是与市场经济相背离的。
【 在 envyu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大量的非211学校可以退出科研,专攻技术和企业联合培养学生,211以上参与理论研究,自然科学研究,重大工程问题配合参与,与央企研究所企业联合培养,尽量不要主导工程技术领域的技术研究,教育部取消高校管理职能,成立一个高校委员会联盟类型即可,控制指标和质量监督,行业高校重新回归部委,各自服从自己上级单位管理,专科就明确培养操作工人。
: :我的意思是不要限制能参与的范围,高校、研究所、企业都可以参与,需要加强的是工程项目的结题考核,采用宽进严出的方式。无论是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1.42.148.*
培养质量也确实有很大区别,这个在行业内是有一些口碑,但是其实是应该可以量化的,广告虚假宣传都有人管,学校招生用虚假数据宣传竟然没人管,果然就是为了缓解就业的收容所。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质就是卖证,卖多了就贬值。
: --来自微微水木3.5.16
--
FROM 111.4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