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的学校要把人分三六九等,要一批人压迫另一批人
以下是听说的:
北京某市属高校的某学院,新院长是行政岗转过来的。来了之后,强制要求建立研究团队,任何教授、副教授都不能单独一个团队。
要成立团队,对于成员在5年内的项目、经费、论文、获奖等有要求,达到门槛的才能组建团队,否则就得被迫加入别人的团队。
有的团队中,负责人是年轻一点的副教授,各种操作号称近几年拿到不少经费,有的教授只能沦为副教授下面的成员。
而且要求,负责人拉来的项目,团队其他成员负责干活,成员必须要向负责人汇报,申报课题、项目、出差开会等都必须给负责人说。由负责人把关。
这难道是有组织科研的要求?这不是人为的把平等的合作关系,变成了上下级从属关系?凭啥啊?
--
FROM 106.38.59.*
中科院那时候没有本科生,主要是搞研究。可是现在来看,中科院的这个制度成功了吗?被压迫的一些人,难道心理愿意吗?听说矛盾很大啊。
这几年中科院不是人人都想到高校吗?
【 在 gumigumi 的大作中提到: 】
: CAS上个世纪末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啊
--
FROM 106.38.59.*
这事肯定是校领导支持的,说不定就是校领导的意思。院长是某处的处长调任过来的。
【 在 composi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找校领导闹去啊
--
FROM 106.38.59.*
好像全国都有差不多的操作,这么说好像只能逆来顺受了。这不就是让老师都卷起来么
【 在 londondiq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组织科研 集中公关
: 可不是学校这个级别能定的
--
FROM 106.38.59.*
这种耍聪明的不负责任的领导,其实是对职业生态的一种破坏。
【 在 jinpp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经济不好就是这样,其实就是嫌弃你个教授没产出占着XX不XX
: 他个院长本来要面对大概百十来个你这样的老师,今天你没钱了,明天他没学生了,各种破事儿
: 现在好了,只需要重点搞定几个团队负责人就可以了,团队负责人也来劲儿,真正实现了事儿少钱多
--
FROM 106.38.59.*
很多都是这样搞。
领导想省事,想抓权力搞这种层级制度。更不合理的是,团队负责人的绩效工资,拿系数,也就是他就拿团队的所有业绩来去考核,相应的,他的绩效就拿系数,也就是团队平均绩效的倍数,一般是2倍。
这样,就活脱脱多出来一层的剥削阶级
【 在 ge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搞团队,那就按团队考核啊,只考核团队负责人,其他人都不考核,这样搞我相信都没意见
: 现在的问题是只考核个人,那不变相成了跟团队负责人无偿或廉价干活么
:
--
FROM 106.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