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任正非:理论科学家是孤独的,我们要有战略耐心,要理解他们
大家更多要去理解搞理论研究的人,他们曲高和寡,老百姓不了解,而且他们要几十年、上百年才看得见贡献。无端指责他们,是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我们要理解支持搞理论工作的。我们要理解他们的胸怀,他们伟大的默默无闻,才是我们国家的希望。不要捧一个压一个,搞理论研究的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理论科学家是孤独的,我们要有战略耐心,要理解他们”
问:怎么看基础理论研究?
答:当我国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时候,要重视理论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基础研究不止5—10年,一般要10年、20年或更长的时间。如果不搞基础研究,就没根。即使叶茂,欣欣向荣,风一吹就会倒的。买国外的产品很贵,因为价格里面就包含他们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所以,中国搞不搞基础研究,也要付钱的,能不能付给自己搞基础研究的人。
问:对基础研究,人们可能一时难以理解,会问研究这个有什么用,能产生什么效益。
答:科学的突破,世界上理解的人本来就少,不理解的人就不要去评价。爱因斯坦发现光线会弯曲,是一百年后再证实的。贵州有个农学家罗登义,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分析研究水果蔬菜营养成分的时候,发现一种维生素含量很高的野果子刺梨。中国那时还在抗战时期,社会教育水平还很低,没几个人懂。后来写了一篇论文,说刺梨是维C之王。经历了近百年,贵州把它做成了一种天然富含维生素的刺梨饮料,维生素饮料中的奢侈品,近百元一瓶,受到追捧,刺梨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渠道。人们才真实认识了在抗日烽火时,在一张破桌旁的罗登义。
问:很多研究成果看似一时无关痛痒,最后往往都有大用。
答:理论科学家是孤独的,我们要有战略耐心,要理解他们。屠呦呦做青蒿素是一样的。还有“探索创新、至诚报国”的黄大年也是一样的。他们头脑中的符号、公式、思维,世界上能与他们沟通的只有几个人。对理论科学家要尊重,因为我们不懂他的文化,社会要宽容,国家要支持。
问:基础研究周期会很漫长,但企业是需要讲效益的。
答:我们一年1800亿投入研发,大概有600亿是做基础理论研究,不考核。1200亿左右投入产品研发,投入是要考核的。没有理论就没有突破,我们就赶不上美国。
--
FROM 39.144.81.*
颠覆性技术,大热团队必死!
科技要百花齐放,不一定哪条路线就成功,而颠覆性技术,是不可能出现在大热团队的,因为该路线的可能性已经被穷尽了,大热团队由于靠这个上了帽子,路径依赖,思维惯性,也不可能去颠覆自己的思路。
所以郭嘉期盼颠覆性技术,一定要有组织地保证路线多样性,而不是有组织地收敛到学阀的少数路线。
我们郭嘉比较可笑,搞颠覆性技术都是找大热团队,集中资源到大热团队,其他路线被扼杀,简直是南辕北辙,
--
FROM 125.88.24.*
颠覆性技术,大热团队必死!
科技要百花齐放,不一定哪条路线就成功,而颠覆性技术,是不可能出现在大热团队的,因为该路线的可能性已经被穷尽了,大热团队由于靠这个上了帽子,路径依赖,思维惯性,也不可能去颠覆自己的思路。
所以郭嘉期盼颠覆性技术,一定要有组织地保证路线多样性,而不是有组织地收敛到学阀的少数路线。
我们郭嘉比较可笑,搞颠覆性技术都是找大热团队,集中资源到大热团队,其他路线被扼杀,简直是南辕北辙,
--
FROM 125.88.24.*
说的句句在理
--
FROM 218.108.210.*
国内剽窃犯比较多 华为就有 任要擦亮眼睛
【 在 fat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更多要去理解搞理论研究的人,他们曲高和寡,老百姓不了解,而且他们要几十年、上百年才看得见贡献。无端指责他们,是不利于 ...
--
FROM 112.48.92.*